药剂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2  

药剂成分检测是药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重点针对活性成分含量、杂质谱、溶剂残留及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检测过程需依据药典标准及国际规范,采用色谱、光谱及质谱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准确性,覆盖原料药、制剂及中成药等多类样品类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药剂成分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项目:主成分含量测定(包括化学药单体及中药多组分)、有关物质分析(降解产物与工艺杂质的定性与定量)、残留溶剂检测(ICH Q3C规定的三类溶剂)、重金属及元素杂质(符合USP<232>/<233>及ICH Q3D要求)、微生物限度与无菌检查(针对非无菌/无菌制剂)、溶出度与释放度(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关键参数)、辅料相容性研究(稳定性试验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剂型需增加专属项目:吸入制剂需进行递送剂量均一性测试;注射剂须完成不溶性微粒检查;缓控释制剂需开展释放曲线测定;生物制品需包含效价测定与宿主蛋白残留分析。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涵盖化学合成原料药及其制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中药提取物与成方制剂(丸剂、膏剂、颗粒剂等)、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疫苗、重组蛋白)、药用辅料(崩解剂、润滑剂、包衣材料)以及医疗器械载药产品(药物涂层支架、含药骨水泥)。

特殊样本包括:临床试验用新药(IND阶段样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样品、上市后变更研究批次、进口药品口岸检验样品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溯源分析样本。

检测方法

1. 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PLC)用于含量测定与有关物质分析;气相色谱法(GC)专攻挥发性成分与残留溶剂;离子色谱法(IC)测定阴/阳离子型杂质。

2. 光谱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用于快速定量;原子吸收光谱(AA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金属杂质;近红外光谱(NIR)实现原辅料快速鉴别。

3. 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用于微量杂质结构鉴定;GC-MS分析挥发性有机物;MALDI-TOF应用于大分子药物表征。

4. 生物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生物活性;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灭活验证;琼脂扩散法测试抗菌药物效价。

检测仪器

1. 色谱系统: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的UHPLC系统(如Waters ACQUITY)、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兼容型HPLC(适用于无紫外吸收组分)、顶空进样GC系统(Agilent 7890B)。

2. 光谱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Shimadzu UV-26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 Nicolet iS50)、微波消解-ICP-MS联用系统(PerkinElmer NexION)。

3. 质谱平台: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SCIEX Triple Quad 6500+)、高分辨质谱仪(Thermo Q Exactive HF-X)、气体同位素质谱仪(Isoprime precisION)。

4. 专用设备:全自动溶出度仪(Sotax AT7smart)、激光粒度分析仪(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流式细胞仪(BD FACSCelesta)用于细胞活性分析。

所有仪器均需定期执行IQ/OQ/PQ验证,配备电子数据采集系统(CDS)满足21 CFR Part11合规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