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感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3  

光敏感成分检测是评估物质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分析过程。该检测聚焦于识别易受紫外线或可见光影响的化合物(如药物活性成分、化妆品添加剂等),通过光谱分析、色谱分离及加速老化实验等方法,量化其光解速率及降解产物。核心要点包括样品前处理标准化、波长选择合理性及数据重复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光敏感成分检测主要针对以下关键指标:1)光稳定性评估:测定目标成分在模拟日光照射下的分解速率及半衰期;2)降解产物鉴定:通过结构解析确认光照产生的次级产物;3)量子产率计算:量化单位光子能量引发的分子变化效率;4)光谱响应特性:记录物质在2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发射特征;5)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自由基生成量及过氧化物值测定。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1)药品领域: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光敏性药物(补骨脂素等)及注射剂辅料;2)化妆品原料:防晒剂(阿伏苯宗等)、维生素衍生物(视黄醇棕榈酸酯)及植物提取物;3)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柠檬黄等)、防腐剂(苯甲酸钠);4)工业材料:光固化树脂单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分;5)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光降解研究。

检测方法

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包含:1)HPLC-DAD法:采用C18色谱柱(4.6×250mm,5μm),以乙腈-水梯度洗脱分离光解产物;2)氙灯加速老化测试:依据ICH Q1B标准,使用过滤后的全光谱光源(300-800nm),照度控制在1.2×10^6Lux·hr;3)电子顺磁共振(EPR):在77K低温条件下捕获瞬态自由基信号;4)量子化学计算:通过TD-DFT理论预测最大吸收波长;5)斑马鱼胚胎试验:评估光毒性效应的生物验证方法。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配置包括:1)光照稳定性试验箱(配备AM1.5G滤光片的氙弧灯系统);2)UPLC-QTOF/MS联用仪(质量精度<2ppm);3)积分球紫外分析系统(波长精度±0.5nm);4)低温EPR波谱仪(频率9.5GHz);5)激光闪光光解装置(时间分辨率达ns级)。所有仪器均需通过NIST可溯源校准,实验环境维持25±1℃恒温及50%±5%相对湿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电子铝箔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