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蓬松粉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蓬松粉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模块涵盖主成分含量测定(滑石粉、云母粉、二氧化硅等)、添加剂鉴定(硬脂酸锌、硅油等)及杂质筛查(石棉纤维、游离结晶二氧化硅);安全性评估模块包含重金属总量(铅、砷、汞、镉)及可迁移量测试、多环芳烃(PAHs)残留分析;微生物控制模块涉及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及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物理特性模块包含粒径分布测试(D50/D90)、吸油值测定及流动性指数(Hausner比)评估。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食品级蓬松剂(烘焙用泡打粉)、化妆品用定妆散粉(含矿物基/植物基配方)、工业用防结块剂(塑料母粒添加剂)三大应用场景的成品及原料粉体:
食品加工领域:重点监控铝残留量(GB 2760-2014)、碳酸氢钠分解率及沙门氏菌污染风险
个人护理产品:着重分析纳米级二氧化钛分散度、pH值稳定性(GB/T 13531.1-2008)及致敏原(镍释放量)
工业添加剂:强化检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粉尘爆炸浓度下限(ASTM E1226)及静电积聚系数
检测方法
实验室采用多维度分析技术构建完整表征体系: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进行元素半定量筛查(JIS K0119-2017)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TG-DSC)测定挥发分含量及相变温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完成痕量重金属精确测定(GB/T 35826-2018)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SEM-EDS)实现微观形貌观测与元素面分布分析
激光光散射法执行粒径分布测试(ISO 13320:2020),配合动态图像分析法验证颗粒形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筛查有机硅类添加剂残留(GB/T 33345-2016)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配置以下关键设备系统:
设备类型 | 技术参数 | 应用场景 |
---|---|---|
同步热分析仪 | 温度范围RT~1600℃,分辨率0.1μg | 水分/挥发物失重曲线测定 |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 | 测量范围0.01-3500μm |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分析 |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 质量范围5-2000amu | 痕量污染物定性定量 |
全自动比表面分析仪 | BET多点法测量精度±1% | 孔隙率与吸附特性表征 |
旋转流变仪 | 扭矩分辨率0.1nN·m | 粉体流动行为模拟测试 |
生物安全柜级微生物培养系统 | HEPA过滤效率99.99% | 无菌环境样品处理与培养 |
实验过程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规范:每批次样品设置平行样与空白对照样;仪器每日执行NIST标准物质校准;原始数据经LabWare LIMS系统自动采集并生成三维质控图;最终报告包含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及方法验证参数(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典型检测周期为5-7个工作日完成全项指标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钝化液成分检测
下一篇:水性墨水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