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受性测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耐受性测试是评估材料、产品或系统在极端环境或长期使用条件下性能稳定性的关键手段。本文依据国际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测试项目分类、适用范围界定、实验方法选择及设备配置要求,重点解析温度循环、机械应力、化学腐蚀等核心测试参数的控制要点与数据判读原则。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耐受性测试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温度耐受性:评估样品在极端高温(+150℃至+300℃)、低温(-40℃至-196℃)及快速温变(≥10℃/min)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与功能保持能力

湿度耐受性:包括恒定湿热(85℃/85%RH)、交变湿热(25℃至55℃循环)及冷凝试验(JIS Z 0223标准)

机械应力耐受性:涵盖随机振动(5-2000Hz)、正弦扫频振动(GB/T 2423.10)、冲击试验(半正弦波/梯形波)及恒定加速度试验(≥50g)

化学耐受性:依据ISO 9227标准进行中性盐雾(5% NaCl)、酸性盐雾(pH3.5)及混合气体(SO₂/H₂S/NOx)腐蚀试验

辐射耐受性:紫外老化(UVA-340光源)、氙灯加速老化(ASTM G155)及太阳辐射模拟(IEC 60068-2-5)

检测范围

本测试适用于以下领域:

汽车工业:发动机密封件(ASTM D2000)、线束连接器(USCAR-2)、锂电池组(GB 38031)的工况模拟测试

电子电气:PCB基材(IPC-TM-650)、半导体封装(JEDEC JESD22)、显示屏组件(IEC 60529 IP等级验证)

航空航天:航空液压系统(SAE AS4059)、卫星组件(ECSS-Q-ST-70-04C)、耐烧蚀材料(ASTM E285)

医疗器械:植入物材料(ISO 10993-15)、灭菌包装(ISO 11607)、体外诊断试剂冷藏稳定性(CLSI EP25-A)

建筑材料:幕墙结构风压疲劳测试(GB/T 15227)、混凝土冻融循环(ASTM C666)、防火涂料耐火极限(GB 14907)

检测方法

标准化测试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温湿度循环试验:执行IEC 60068-2-38标准规定的10周期快速温变试验(-40℃↔+85℃,转换时间≤5min),监测样品电气参数漂移量

复合环境试验:依据GJB 150.24A进行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同步施加轴向振动(5Grms)与温变梯度(1℃/min)

加速老化试验:采用Arrhenius模型计算等效寿命周期,通过提高环境应力水平实现1000小时→3个月的自然老化等效转换

失效模式分析:运用SEM/EDS对失效部位进行微观形貌观察与元素成分分析,结合FTA故障树建立失效机理模型

数据采集规范:依据ISO 16750-3标准设置采样频率≥10Hz的连续监测系统,记录关键参数波动范围及异常脉冲信号

检测仪器

主要设备技术规范如下:

高低温交变箱:温度范围-70℃至+180℃,升降温速率≥10℃/min,容积≥1m³(EN 60068-3-5 Class C)

多轴振动台系统:三轴六自由度控制,最大加速度20g@100kg负载,频率范围DC-3000Hz(ISO 16750-3 Class IV)

盐雾腐蚀箱:满足NSS/AASS/CASS三种试验模式,喷雾沉降量1.0~2.0ml/80cm²·h(ISO 9227 Annex B)

氙灯老化箱:光谱匹配度Class B级(CIE No.85),辐照度控制精度±0.1W/m²@340nm(ASTM G155 Cycle 1)

数据采集系统:128通道同步采集模块,支持CAN/LIN总线协议解析,采样精度24bit@100kS/s(NI PXIe-4309标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