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硅橡胶成分检测是评估材料性能与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主链结构、添加剂含量、挥发分及有害物质等关键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标准化方法验证材料是否符合工业应用要求,重点涵盖热稳定性、化学兼容性及环保合规性等技术维度。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硅橡胶成分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主链聚硅氧烷含量测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单元比例分析、白炭黑等补强填料定量测试、硅油及增塑剂残留量检测、重金属(铅、镉、汞)迁移量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量评估、交联度测试以及热分解产物分析。其中主成分鉴定需区分甲基硅橡胶、苯基硅橡胶等不同品类,交联度直接影响材料力学性能与耐温等级。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涵盖高温硫化(HTV)硅橡胶、室温硫化(RTV)硅橡胶、液体注射成型(LIM)硅橡胶三大类材料体系及其制品:

工业密封件:O型圈、垫片等模压制品

电子元件:绝缘套管、按键导电胶

医疗器械:导管、呼吸面罩等生物相容性材料

食品接触级制品:烘焙模具、奶嘴

特种功能材料:阻燃型、导电型改性硅橡胶

检测方法

依据ISO 11358、ASTM E1252等国际标准实施系统化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通过特征吸收峰识别Si-O-Si主链结构(1060cm-1)、甲基基团(1260cm-1)及苯基取代基(1430cm-1

热重分析(TGA):在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至800℃,通过质量损失曲线计算填料含量(550℃后残余物占比)及挥发分含量(200℃前失重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采用顶空进样法测定低分子量环状硅氧烷(D3-D6)残留量,检出限达0.1μg/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微波消解样品后测定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

核磁共振波谱(29Si NMR):解析侧链取代基类型及交联网络结构特征

检测仪器

仪器类型技术参数功能应用
同步热分析仪温度范围RT~1600℃

TG分辨率0.1μg

同步测定热失重与焓变曲线
动态机械分析仪频率范围0.01~100Hz

形变精度±0.05μm

交联密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范围Na~U

检出限1ppm

无机填料成分快速筛查
凝胶渗透色谱仪分子量范围200~2×106Da

柱温控制±0.1℃

硅橡胶分子量分布测定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

重复性误差<1%

白炭黑粒径分布表征

实验过程需在ISO/IEC 17025认证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样品前处理严格执行ASTM D3182制样规范。对于医用级硅橡胶需额外执行USP Class VI生物测试,食品接触材料参照FDA 21 CFR 177.2600标准验证有机锡化合物迁移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