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生物分解能力测定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生物分解能力测定涵盖三大核心指标模块:
材料降解率测定:通过质量损失法计算样品在特定周期内的物理分解程度
碳转化分析:采用元素分析法追踪有机碳向CO₂的转化效率
降解产物鉴定:运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识别中间代谢产物及最终残留物
生态毒性评估:通过生物测试法测定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崩解度测试:依据ISO 20200标准评价材料在堆肥环境中的破碎程度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五类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评价:
合成高分子材料:PLA/PBAT/PHA等生物基塑料及其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制品:竹木纤维、农作物秸秆基材的成型产品
包装材料:食品接触级可降解膜材及缓冲包装制品
水处理材料:市政污水管网用可降解管材及过滤介质
农用资材:可降解地膜、育苗容器等农用覆盖材料
检测方法
现行国际标准方法体系包含以下四类实验方案:
堆肥模拟法(ISO 14855):在58±2℃控温条件下进行90天堆肥测试
土壤埋设法(ASTM D5988):设置25cm深度的标准土壤培养体系
水环境测试(OECD 301):建立活性污泥反应器模拟污水处理环境
厌氧消化法(ISO 13975):测定产甲烷条件下的生物气转化效率
海洋环境模拟(ASTM D6691):构建海水-沉积物分层培养系统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需配置以下五类专业设备:
恒温恒湿培养系统:配备CO₂吸收装置的密闭式堆肥反应器
气体分析单元:非色散红外CO₂检测仪与气相色谱联用系统
材料表征设备:同步热分析仪(TGA-DSC)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元素分析系统:总有机碳分析仪(TOC)与CHNS元素分析仪
微生物监测平台:ATP生物发光检测仪与流式细胞计数装置
实验过程需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规范:培养系统温度波动控制在±0.5℃范围内;CO₂捕集效率应达到98%以上;参比物质(微晶纤维素)的降解率须满足85%-110%验证区间;每批次测试需设置三组平行样与空白对照。
数据采集频率设定为:前30天每日记录CO₂释放量;31-60天隔日采集数据;61-90天每周测量两次。最终生物分解率按公式计算:D=(CO₂)_T/(CO₂)_Th×100%,其中理论CO₂产量基于样品总有机碳含量计算。
报告编制需包含以下要素:初始样品理化性质(分子量分布、结晶度等)、培养条件参数记录表、累计CO₂释放曲线图、最终残留物电镜扫描图像以及符合EN 13432标准的达标判定结论。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下一篇:泳具出口欧美,急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