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成分分析与意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成分分析主要包含四大类检测目标:主成分定量分析测定目标物质中占比超过1%的核心组分;微量元素检测针对含量在0.01%-1%范围内的功能性或限制性元素;痕量污染物筛查覆盖低于0.01%的有害物质;有机化合物鉴别则聚焦分子结构解析与同分异构体区分。
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等)含量测定;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筛查;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迁移量分析;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合规性验证;工业材料中卤素(氟、氯)含量控制;药品晶型结构鉴别及杂质谱分析。
检测范围
该技术体系适用于三大产业领域: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实现原料溯源验证与终产品合规性判定;环境监测方向涵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与水质有机污染物追踪;工业制造环节涉及金属材料成分标定与高分子材料添加剂配比优化。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乳制品中三聚氰胺非法添加筛查;电子产品RoHS六项有害物质符合性验证;化妆品微生物限度与致敏原控制;汽车尾气催化剂贵金属负载量测定;锂电池电解液组分衰减分析;纺织品偶氮染料禁用物质排查。
检测方法
现代成分分析采用三级方法体系:初筛阶段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进行快速定性;精确定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结构解析依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波谱(NMR)。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构成核心分析方法群: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专攻热不稳定化合物分析;离子色谱(IC)实现阴/阳离子精确分离;凝胶渗透色谱(GPC)完成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测定。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组包含电子天平(精度0.0001g)、微波消解仪(温控±1℃)、超声波提取器等样品前处理装置。核心分析仪器由光谱类(原子发射光谱仪)、色谱类(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类(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三大模块构成。
特殊功能设备包括:X射线衍射仪(XRD)用于晶体结构解析;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仪(TGA-DSC)测定材料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系统(SEM-EDS)实现微区成分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完成多元素同步测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肥皂化学物质深度检测
下一篇:糖浆成分深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