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建筑饰面光泽度标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建筑饰面光泽度检测主要包含三大核心指标:镜面光泽度基准值、表面均匀性偏差值及环境适应性参数。镜面光泽度基准值通过标准入射角测量反射光通量比确定;表面均匀性偏差值需进行多点矩阵式测量并计算离散系数;环境适应性参数则涵盖温度循环(-20℃至60℃)与湿度波动(30%-90%RH)条件下的光泽稳定性测试。
特殊功能性饰面需增加专项检测:防眩光饰面需测定60°与85°双角度反射比差值;金属复合板需进行偏振光消除处理后的真实光泽度测定;透明涂层需同步记录透射光修正系数。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六类主要建筑饰面材料: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人造板材(铝塑板、纤维水泥板)、涂料饰面(乳胶漆、氟碳漆)、陶瓷制品(釉面砖、玻化砖)、聚合物复合材料(PVC装饰板)及金属表面处理层(阳极氧化铝)。
按应用场景细分:室内墙面要求20°/60°双角度测量;地面铺装材料强制进行85°低角度防滑验证;幕墙系统需结合太阳辐射反射指数(SRI)进行综合评估;卫浴空间重点监测高湿度环境下的光泽衰减率。
检测方法
标准测量流程严格遵循GB/T 9754-2007《色漆和清漆 镜面光泽的测定》:
1. 预处理阶段:试样在(23±2)℃、(50±5)%RH环境下平衡24小时,采用超细纤维布进行单向清洁
2. 角度选择规则:60°为通用测量角;当60°测得值>70GU时换用20°高精度模式;测得值<10GU时启用85°低光模式
3. 测量点布局:每平方米设置5×5网格点阵,边缘区域加密至10cm间隔
4. 数据采集:单点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动态监测环境照度≤300lx
特殊工况修正方法:曲面样品采用适配器保持入射光垂直;异形构件使用微型探头(φ3mm)进行局部测量;现场检测需记录表面温度并进行热膨胀系数补偿。
检测仪器
基础配置设备包括:
1. 多角度数字光泽度计:须符合ISO 2813:2014 Class 1级精度要求,具备20°/60°/85°三角度自动切换功能,测量范围0-2000GU,分辨率0.1GU
2. 标准校准板组:包含高光(100GU)、中光(50GU)、低光(20GU)三级基准板,黑玻璃标准板年漂移量<0.5%
3. 环境监测模块:集成温湿度传感器(精度±0.5℃/±2%RH)及照度计(量程0-50000lx)
专业级系统需增配:偏振滤光装置(符合ASTM D4039)、微距测量探头(最小φ1mm)、三维移动平台(定位精度±0.01mm)及光谱分析模块(波长范围380-780nm)。仪器年检须通过CNAS认可实验室的溯源性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涂膜颜色测量方法检测
下一篇:磁性货物运输报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