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碳酸饮料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理化指标、添加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核心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依据GB2759.2、GB2760等国家标准规范,重点监测二氧化碳含量、甜味剂配比及防腐剂限量值等关键参数。通过色谱法、光谱法和微生物培养法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测定。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碳酸饮料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8项核心指标:

理化指标:pH值(3.0-4.5)、可溶性固形物(≥7%)、二氧化碳气容量(≥1.6倍体积)、相对密度(1.035-1.045)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0.2g/kg)、山梨酸(≤0.5g/kg)、糖精钠(≤0.15g/kg)、阿斯巴甜(≤0.6g/kg)、柠檬黄(≤0.1g/kg)

污染物指标:铅(≤0.3mg/kg)、砷(≤0.2mg/kg)、锡(≤150mg/kg)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n=5,c=2,m=10²,M=10³)、大肠菌群(n=5,c=2,m=10,M=10²)、霉菌酵母(≤50CFU/mL)

特征成分:咖啡因(可乐类≤150mg/kg)、磷酸盐(≤5g/kg)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涵盖碳酸饮料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节点:

产品类型:

可乐型饮料:传统配方/无糖型/低卡型

果味汽水:橙味/柠檬味/混合果味

功能性碳酸饮料:电解质型/维生素强化型

原料控制:

饮用水:电导率(≤10μS/cm)、余氯(≤0.05mg/L)

浓缩果汁:可滴定酸度(≥3.5g/100mL)

食品级二氧化碳:纯度(≥99.9%)、硫化物(≤1mg/kg)

包装材料:

PET瓶:乙醛迁移量(≤6μg/L)

易拉罐:内涂层双酚A残留(≤0.6mg/kg)

玻璃瓶:重金属溶出量(Pb≤1.0mg/dm²)

检测方法

项目类别标准方法技术原理
二氧化碳测定GB/T 12143.1-2019压力释放法/红外吸收法
甜味剂分析GB 5009.28-202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防腐剂检测GB 5009.29-202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重金属测定GB 5009.12-202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微生物检验GB 4789.21-2016膜过滤培养法/MPN计数法
色素分析GB 5009.35-2023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DAD-HPLC)
咖啡因测定GB 5009.139-2023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磷酸盐测定GB 5009.256-2023离子色谱法(IC)
包装迁移物测试GB 31604.1-2023系列标准加速老化模拟测试法
余氯测定GB/T 5750.11-2023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饮料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