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胸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9  

鸡胸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常见食材,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专业检测涵盖微生物污染、理化指标、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核心项目,依据GB270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等规范执行。本文系统阐述实验室常规检测流程与技术要求,为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鸡胸肉常规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1. 微生物污染: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定量分析

2. 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酸价等新鲜度参数测定

3. 兽药残留: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等34种常见兽药筛查

4.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残留量、磷酸盐类保水剂含量控制

5. 感官指标:色泽均匀度、弹性测试、异常气味判别等物理性状评估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

1. 生鲜/冷冻原料肉:包括整块鸡胸肉及分割制品

2. 预调理制品:腌制类、调味类即烹产品

3. 冷链运输产品:贮藏温度(-18℃至4℃)区间内的品质监控

4. 深加工原料:用于制作肉松、蛋白粉等衍生品的初始原料

5. 进口产品:海关抽检及商超流通环节质量验证

特殊场景扩展包含辐照灭菌效果验证、解冻损失率测定等专项检测。

检测方法

标准化操作流程依据最新国标要求执行:

1. 微生物检验:GB 4789.2-2022平板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GB 4789.4-2016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沙门氏菌

2. 新鲜度分析:GB 5009.228-2016半微量定氮法测定TVB-N;GB 5009.227-2016电位滴定法测酸价

3. 兽药残留筛查:GB/T 21312-202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多组分同步检测

4. 添加剂测定:GB 5009.33-2023离子色谱法测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测磷酸盐总量

5. 重金属污染:GB 5009.268-20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砷等元素

检测仪器

实验室标准配置包含:

1. 微生物检测系统:全自动菌落计数仪(配备LED冷光源)、实时荧光定量PCR仪(96孔模块)

2. 理化分析设备: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消化炉+蒸馏单元)、电位滴定工作站(pH/ORP复合电极)

3. 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ESI/APCI双离子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4. 元素分析仪器:微波消解仪(40位高通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氦碰撞模式)

5. 辅助设备:高速冷冻离心机(最大RCF≥30000×g)、超纯水系统(18.2MΩ·cm电阻率)

关键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数据采集系统符合21 CFR Part11电子记录规范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午餐肉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