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蛤蚧定喘丸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30
蛤蚧定喘丸的质量检测需依据《中国药典》标准体系开展系统性分析。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筛查、微生物限度检查及制剂物理性质验证等环节。专业实验室通过色谱分析、光谱技术和生物学方法确保药品安全性及疗效稳定性符合法定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蛤蚧定喘丸的质量控制体系包含四大类关键检测指标:化学成分分析模块涵盖麻黄碱、甘草酸、苦杏仁苷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定量测定;安全性评价模块包含铅、镉、砷、汞、铜五种重金属元素及农药残留的痕量分析;微生物学检验模块需完成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检测;制剂特性验证模块涉及丸重差异、水分含量、崩解时限等物理参数的系统测试。 针对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要求建立多组分同步测定方法体系。麻黄碱含量测定需区分左旋与右旋异构体比例,甘草酸检测需涵盖游离态与结合态两种存在形式。苦杏仁苷作为毒性成分需建立精准的限量控制标准。黄酮类化合物总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快速筛查。 安全性指标执行三重保障机制:重金属总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全元素扫描;可提取重金属参照人工胃液模拟实验进行生物有效性评估;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需完成六六六(BHC)、滴滴涕(DDT)等12种禁用物质的痕量检测。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蛤蚧定喘丸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原料药材阶段需完成蛤蚧(壁虎科动物)DNA条形码鉴定及药材基源确认;辅料甘草需进行产地溯源及采收年限验证。中间产品重点监控煎煮浓缩工艺对热敏性成分的影响程度及灭菌工序的有效性验证。 成品检验实施三级质量管控:常规批次检验覆盖性状鉴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TLC)定性分析;年度质量审查包含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一致性评价及加速稳定性试验;注册检验需完成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物质筛查。 特殊情形下需开展扩展性检测:临床不良反应样品需进行异常毒性物质筛查及微生物污染溯源分析;出口产品须符合目标国药典标准中关于马兜铃酸类物质的零检出要求;工艺变更后产品需重新建立近红外光谱(NIRS)快速鉴别模型。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核心分析手段:采用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建立梯度洗脱程序同步测定麻黄碱(210nm)、甘草酸(254nm)、苦杏仁苷(220nm)三种特征成分。方法学验证要求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5000,重复性RSD<2.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挥发性成分分析: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分离薄荷脑、桉油精等萜类化合物。电子轰击离子源(EI)全扫描模式结合NIST谱库检索实现未知杂质鉴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执行重金属限量检测:采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ArCl+对砷测定的干扰,铑内标校正系统漂移。微波消解前处理确保样品完全分解,方法检出限达到ppb级。 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供试液经0.45μm孔径滤膜截留后分别接种至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30-35℃培养5天进行菌落计数。控制菌检查使用显色培养基结合PCR快速鉴定技术。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喉咙痛喷雾剂检测
下一篇:健胃消食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