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播种机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播种机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六大技术模块:
排种器性能测试:通过重复试验测定单粒率、重播率与漏播率偏差值
播种深度一致性验证:采用分层取样法测量0-15cm土层内种子分布离散系数
种子机械损伤评估:使用电子显微镜(200倍)统计种皮破裂率与胚芽完整性
传动系统耐久试验:模拟连续作业200小时后的齿轮箱温升与传动效率衰减度
液压系统压力稳定性:记录开沟器升降过程中压力波动范围(≤±0.5MPa)
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性:验证传动部件防护罩抗冲击强度(≥10J)与紧急制动响应时间(≤1.5s)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体系覆盖三大类播种装置:
按工作原理分类:气吸式精密播种机、机械式槽轮播种机、电动指夹式精量播种机
按动力配置分类:牵引式(PTO驱动)、悬挂式(液压驱动)、自走式(柴油/电动双模)
按作业环境分类:旱作播种机(小麦/玉米)、水田直播机(水稻)、免耕播种机(残茬覆盖率≥30%)
特殊机型需增加专项测试:丘陵地型适用机型需进行15°坡地横向稳定性试验;气力式播种机需额外测试负压系统密封性(泄漏量≤3%)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技术手段:
排种均匀性测试:采用ISO 7256-1:2018规定的试验台架法,以50r/min转速连续运行30分钟收集样本
播种深度测量:使用剖面测量仪在作业区按网格法选取25个采样点进行三维坐标记录
振动特性分析:安装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样频率≥1kHz)获取关键部位振动频谱特征值
材料耐久试验:对开沟器刃口进行洛氏硬度(HRC 45-50)与耐磨层厚度(≥0.8mm)金相分析
控制系统验证:通过CAN总线监测系统采集电控单元指令响应延迟(≤50ms)与执行精度误差(±1.5%)
检测仪器
主要检测设备配置清单如下:
排种器性能测试台:配备高速摄像系统(1000fps)与电子计数装置(精度±0.1粒)
激光测距系统:采用LDM301型激光传感器实现非接触式深度测量(分辨率0.1mm)
所有计量器具均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校准,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体系,校准周期严格执行JJG 1134-2017《农业机械专用检测设备检定规程》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农机检测
下一篇:小麦收割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