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焊缝RT探伤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焊缝RT探伤主要针对以下五类关键缺陷进行识别与评定:
体积型缺陷:包括气孔(直径≥0.5mm)、夹渣(最大尺寸≥1.6mm)等三维空间缺陷
平面型缺陷:裂纹(开口宽度≥0.1mm)、未熔合(长度≥6mm)等二维扩展缺陷
几何不连续性:错边量超过母材厚度10%的错口、根部未焊透(深度≥0.5mm)
密度异常区域:局部密度变化超过基体材料5%的偏析或夹杂物聚集区
尺寸超差缺陷:单个缺陷投影面积超过焊缝截面积3%或累计占比超过6%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下典型工业场景的焊接质量评价:
承压设备领域:压力容器环纵焊缝(壁厚≥6mm)、锅炉管板角焊缝
管道工程领域:油气输送管道(DN≥150mm)对接焊缝、弯头补强焊缝
钢结构领域:建筑钢梁熔透焊(板厚≥8mm)、桥梁箱型构件全熔透焊缝
特种设备领域:起重机械吊臂环焊缝、电梯导轨对接焊缝
船舶制造领域:船体外板拼接焊缝(板厚≥10mm)、舱壁密性焊缝
检测方法
标准实施流程包含六个阶段:
工艺设计阶段:根据被检工件材质(钢/铝/钛合金)、厚度范围(3-100mm)确定Ir192或X射线源类型
透照布置阶段:采用双壁单影法(管道)或单壁透照法(平板),确保有效透照长度覆盖焊缝及热影响区两侧各10mm
参数设定阶段:按曝光曲线设定管电压(40-300kV)、曝光量(15-30mA·min),保证底片黑度值在2.0-4.0D范围内
影像记录阶段:使用D7级胶片或数字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线型像质计(IQI)灵敏度应达到2-2T要求
图像处理阶段:对数字图像执行灰度校正(±15%)、边缘增强(3×3滤波核)等后处理操作
缺陷评定阶段:依据EN ISO 5817标准进行缺陷分类与验收判定,测量精度需达到0.1mm级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包含四类核心设备系统:
射线发生装置:
定向X射线机(最大能量450kV):适用于厚度≤80mm碳钢工件
γ射线探伤机(Ir192源活度3.7×10^12Bq):用于厚壁(>80mm)或野外作业场景
成像记录系统:
工业胶片系统:AGFA D7胶片配合Pb增感屏(前屏0.03mm/后屏0.1mm)
数字成像板(CR):像素尺寸≤50μm,动态范围≥16bit
实时成像系统(DR):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有效面积≥300×400mm)
辅助定位装置:
激光对中器:定位精度±1mm/m
周向曝光支架:承载能力≥50kg且旋转偏心度<0.5°
辐射监测设备:
个人剂量报警仪:量程0.1μSv/h-10mSv/h
区域监测仪: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γ剂量率连续监测装置
注:所有设备应定期进行国家计量院溯源校准,其中X射线机年稳定性≤±5%,像质计每季度核查一次几何分辨率指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徐州硅油MSDS检测
下一篇:防儿童包装费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