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粘合力标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剪切粘合力标准检测是评估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胶黏剂、复合材料及涂层体系的质量控制领域。本文依据ASTMD1002、ISO4587等国际标准体系,系统阐述静态与动态载荷下的剪切强度测试方法、适用材料类型及仪器精度要求,重点解析环境模拟条件下的数据修正原则与失效模式判定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剪切粘合力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静态剪切强度:测定材料在恒定加载速率下的最大破坏载荷值

动态剪切疲劳:评估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界面耐久性能

高温/低温剪切性能:验证-70℃至300℃温域内的粘接稳定性

湿热老化后强度保留率:模拟85℃/85%RH环境后的性能衰减分析

蠕变变形量:测量持续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曲线

检测范围

本检测标准适用于以下领域:

汽车制造:刹车片粘接剂、车身结构胶的界面强度验证

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力评估

电子封装:芯片贴装材料的热机械应力测试

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胶黏剂的长期稳定性监测

建筑幕墙:结构密封胶的耐候性及承载能力验证

检测方法

主要测试方法包括:

单搭接剪切试验(SLJ):按ASTM D1002标准制备25.4×12.7mm试样,加载速率1.3mm/min

双搭接剪切试验(DLJ):依据ISO 4587规范进行对称结构测试

拉伸剪切试验(TSS):适用于薄膜类材料的180°剥离强度测定

楔形物冲击试验(WAT):评估动态载荷下的界面失效扩展速率

三点弯曲法(3PB):测量涂层/基体界面的临界能量释放率Gc值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精度±0.5%,位移分辨率0.1μm,最大载荷50kN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频率范围0.001-100Hz,温控精度±0.5℃

低温试验箱:温度均匀度±2℃,升降温速率≥3℃/min

数字图像相关系统(DIC):应变测量精度0.01%,采样频率1000fps

红外热像仪:热灵敏度≤50mK,空间分辨率1.1mrad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Z轴分辨率10nm,三维形貌重构功能

注:所有测试过程需在23±2℃/50±5%RH标准环境下进行预处理24小时以上。

数据采集要求

载荷-位移曲线采样频率≥100Hz

温度波动记录间隔≤5秒/次

失效面粗糙度Ra值测量点≥5个/试样

τ=F/(w×l)

式中τ为剪切强度(MPa),F为破坏载荷(N),w为粘接宽度(mm),l为粘接长度(mm)

典型失效模式判定标准(参照ASTM D5573)
失效类型代码特征描述合格判定基准
A型失效(内聚破坏)>95%基材表面残留胶层A≥75%为合格级

A≥90%为优级品

C型失效(界面破坏)>95%基材表面无残留C≤25%可接受

C≤10%为优级品

S型失效(基材破坏)>50%基材本体断裂S≥50%需复检

认证资质要求(CNAS认可项目):

* ISO/IEC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

* ASTM D14委员会成员单位资质

* NADCAP AC7121特种工艺认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