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材料烟密度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航空材料烟密度试验检测是评估飞机内饰及结构材料燃烧时烟雾释放特性的关键环节。该检测依据ASTME662、ISO5659-2等标准实施,通过量化烟雾光学密度、生成速率等参数,为航空器防火安全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核心关注点包括材料热解行为控制、实验条件精准度及数据重复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航空材料密度试验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指标:

最大烟密度(Ds_max):记录材料燃烧过程中烟雾对光线的最大遮蔽能力

烟生成速率(SPR):量化单位时间内烟雾浓度的变化趋势

光透过率衰减曲线:绘制整个燃烧周期内透光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图谱

质量损失率:同步监测材料热解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动态

毒性气体关联分析:结合CO/CO₂浓度监测建立烟雾危害性评估模型

检测范围

本检测涵盖航空器全系统材料类型:

结构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层压板等机体结构件

内饰聚合物材料:客舱座椅聚氨酯泡沫、PVC地板革、阻燃纺织品

电气绝缘材料:线缆护套、接线端子绝缘体等电子系统组件

功能涂层体系:防火涂料、隔音阻尼胶等特殊表面处理层

应急设备材料:逃生滑梯橡胶、防烟面罩过滤介质等安全装置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检测方法体系包含:

静态室法(NBS法):基于ASTM E662标准构建3m³密闭测试舱,采用辐射锥热源模拟火源条件,通过垂直放置样品进行有焰/无焰燃烧模式测试。

动态室法(ISO法):依据ISO 5659-2标准设计双燃烧器系统,可模拟不同通风条件下的烟雾扩散过程。

锥形量热仪联用法:将烟密度测试与热释放速率测定同步集成,建立材料燃烧性能多参数评价体系。

微型燃烧量热扩展法:针对小尺寸样品开发的高通量测试方案,适用于新材料研发阶段的快速筛选。

检测仪器

标准测试系统由以下核心模块构成:

烟密度测试舱体系统:包含316不锈钢密封腔体(容积3±0.03m³)、石英玻璃观察窗及压力平衡装置。

辐射锥热源装置:配备25kW/m²辐射通量调节系统及K型热电偶温度反馈控制模块。

激光光度计系统:采用635nm波长激光光源配合硅光电二极管阵列(精度±2%),实现透光率连续监测。

气体分析子系统:集成NDIR非分散红外传感器(CO/CO₂)、电化学传感器(O₂)及化学发光NOx分析仪。

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同步采集模块(采样频率≥5Hz)配合专业分析软件完成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辅助设备组:

精密电子天平(分辨率0.1mg)用于质量损失测定

环境预处理箱(温度范围-70℃~+150℃)保证样品状态稳定性

标准校正滤光片组(中性密度0.3-3.0)用于系统标定验证

安全防护系统:

三级废气处理装置(活性炭+HEPA+碱液洗涤)确保排放合规性

舱内自动灭火装置(高压氮气喷射系统)实现紧急干预功能。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