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水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自来水水质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核心技术手段,需依据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展系统性分析。重点涵盖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毒理指标及消毒副产物等42项常规检测项目,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实施精准测定,确保浊度≤1NTU、菌落总数≤100CFU/mL等关键限值符合公共卫生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自来水水质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42项基础指标: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毒理指标(砷、镉、铅、汞等重金属)、感官性状(色度、浑浊度、臭和味)、常规化学指标(pH值、总硬度、氯化物)及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溴酸盐)。其中菌落总数需控制在100CFU/mL以内,重金属铅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特殊情况下需扩展至97项全分析:增加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检测;有机污染物涵盖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残留;放射性指标包含总α/β放射性活度。管网末梢水需重点监测游离余氯(≥0.05mg/L)及三卤甲烷生成潜力。

检测范围

水质监测覆盖供水系统全流程:水源地取水口实施每月1次109项全分析;水厂出水口每日检测浊度、余氯等9项实时参数;输配水管网设置固定监测点进行pH值、微生物等15项周检;二次供水设施每季度开展水箱清洁度专项检测。

特殊区域执行强化监测方案:老旧管网改造区域增加铁、锰含量跟踪;高层建筑末端供水点强化军团菌检测;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每月进行微生物复检。暴雨季需启动水源地藻类毒素应急监测。

检测方法

理化指标采用标准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HJ 634-201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GB/T 5750.6-2023)、离子色谱法分析氟化物/氯化物(EPA 300.1)。消毒副产物使用吹扫捕集-GCMS联用技术(GB/T 5750.10-2023)。

微生物检测执行双重确认机制:总大肠菌群采用膜过滤法(GB/T 5750.12-2023)初筛,阳性样本通过多管发酵法确证。隐孢子虫检测应用免疫磁分离-荧光显微镜计数法(ISO 15553:2006)。新兴技术包括ATP生物荧光法快速评估生物污染风险。

检测仪器

基础实验室配置四级设备体系:一级设备含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1nm)、pH/电导率复合测定仪(精度0.01级);二级设备配置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检出限0.1μg/L)、离子色谱仪(淋洗液在线发生装置)。

精密分析室配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检出限达ppt级)、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系统(每小时完成60个样品测定)。现场快速检测装备包含便携式余氯分析仪(±5%测量精度)、手持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可同步获取12项参数)。所有设备均通过CMA计量认证并实施年度期间核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