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料安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复合调味料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ISO相关规范,系统阐述微生物指标、添加剂限量、重金属残留等核心检测项目。重点解析色谱分析、光谱技术等实验室方法的操作要点与判定依据,为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复合调味料安全检测涵盖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g)、大肠菌群(MPN/g)、沙门氏菌(25g)、金黄色葡萄球菌(CFU/g)、霉菌与酵母菌总数(CFU/g)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抗氧化剂(BHA/BHT/TBHQ)、甜味剂(糖精钠、阿斯巴甜)、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

污染物限量:铅(≤1.0mg/kg)、砷(≤0.5mg/kg)、镉(≤0.1mg/kg)、汞(≤0.02mg/kg)

特征成分分析:谷氨酸钠含量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验证、辣椒素类物质定量

检测范围

产品类型典型样品
固态调味料鸡精/鸡粉、十三香、咖喱粉、汤料包
半固态调味料火锅底料、豆瓣酱、沙拉酱、蛋黄酱
液态调味料酱油、蚝油、料酒、调味醋
新兴品类低钠复合盐、零添加调味汁、功能性风味剂

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验: GB 4789.2-2022《菌落总数测定》平板计数法 GB 4789.3-2016大肠菌群MPN法 PCR技术快速筛查致病菌

添加剂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防腐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抗氧化剂 离子色谱法测定甜味剂含量

重金属检测: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汞 ICP-MS多元素同步分析技术

特征成分鉴定: 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核苷酸二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析辣椒素类物质

检测仪器

微生物实验室配置:

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含图像识别系统)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96孔模块)

理化分析设备组: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 806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7900)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柱后衍生系统)

前处理装置:

微波消解仪(高压密闭式) 固相萃取工作站(12通道并行) 高速冷冻离心机(≥15000rpm)

辅助系统:

超纯水制备系统(18.2MΩ·cm)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0.001mL)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波动±0.5℃)

关键参数对照表

检测对象方法标准号检出限要求
苯甲酸钠GB 5009.28-20165mg/kg
铅含量GB 5009.12-20170.01mg/kg
沙门氏菌GB 4789.4-2016/25g阴性判定
谷氨酸钠QB/T 1500-2020
TBC酷值测试 AOCS Cd 8b-90
注:所有实验数据需符合CNAS-CL01:2018体系要求进行不确定度评估与质控验证。

*实验过程严格执行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要求,每批次样品设置空白对照与加标回收试验,质控样品回收率应保持在85%-115%区间。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