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疲劳测试与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轴承疲劳测试与检测是评估轴承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的核心技术环节。通过标准化试验流程与精密仪器分析,重点监测动态载荷下的材料失效特征、裂纹扩展规律及疲劳寿命曲线。关键指标包括载荷谱模拟精度、表面应力分布数据以及微观组织演变分析,需严格遵循ISO15242、ASTME1820等国际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轴承疲劳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动态载荷性能测试、疲劳寿命评估及失效模式分析。动态载荷测试涵盖径向/轴向复合加载试验(ISO 281)、极限转速试验(DIN 732)以及变工况模拟测试(SAE J2530)。疲劳寿命评估需建立Wöhler曲线(S-N曲线),记录10⁶~10⁸次循环下的失效概率分布。失效模式分析重点检测表面剥落面积(ASTM E2283)、裂纹扩展速率(ASTM E647)以及微观组织相变(SEM/EDS分析)。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深沟球轴承(GB/T 276)、圆锥滚子轴承(ISO 355)、调心滚子轴承(ISO 15)等全品类滚动体结构。应用领域包括风电主轴轴承(IEC 61400-4)、高铁轮对轴承(EN 12080)、航空发动机轴承(AMS 6491)等极端工况场景。测试参数需满足:温度范围-60℃~300℃(ASTM D7426)、接触应力0.5~4.5GPa(Hertz理论)、润滑条件涵盖脂润滑(NLGI Grade 2)与油雾润滑(ISO 6743)。

检测方法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ISO 1143):采用四点弯曲加载装置,频率50-200Hz,记录10⁷次循环后的断裂位置。轴向载荷阶梯试验(DIN 51819):按10%额定动载荷逐级加载至失效,绘制P-S-N曲线图谱。加速寿命试验(MIL-STD-810G):通过3倍过载系数缩短试验周期,应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进行寿命预测。

微观表征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晶粒取向差角(GB/T 38818),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量(EN 15305)精度需达±20MPa。振动信号分析执行包络解调技术(ISO 13373-3),提取故障特征频率±2%带宽内的谐波分量。

检测仪器

高频液压疲劳试验机:最大加载能力500kN(DIN 50100),位移分辨率0.1μm,配备双通道LVDT传感器(EN 13104)。三维白光干涉仪:垂直分辨率0.1nm(ISO 25178),可重建表面形貌的Sa、Sq参数。多轴振动台系统:六自由度激振平台(IEC 60068-2-64),频率范围5-2000Hz,加速度峰值100g。

专用设备包含球-盘接触疲劳试验机(ASTM D4172):滑滚比0-100%连续可调;微动磨损试验台:振幅±200μm可控;高速热成像系统:帧频1000fps,温度灵敏度0.03℃。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轴承缺陷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