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蓝光有效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2  

眼镜蓝光有效性检测是评估镜片光学性能的重要环节,需通过科学手段验证其对380-500nm波段蓝光的过滤能力与均匀性。核心检测项目包括光谱透射比、蓝光阻隔率及波长响应曲线分析,严格遵循ISO12312-1与GB/T38120标准要求。本文从专业检测角度阐述关键指标、测试方法及设备选型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眼镜蓝光有效性检测包含三大核心指标体系:基础光学参数组、功能性过滤指标组及耐久性验证组。基础光学参数涵盖可见光透射比(380-780nm)、紫外透射比(280-380nm)及雾度值测量;功能性指标聚焦于特定波段(415-455nm)蓝光透射比、峰值阻隔率及光谱曲线平滑度;耐久性测试包含抗磨损试验后的蓝光过滤稳定性验证。

重点监测415-455nm高能短波蓝光的衰减梯度分布,要求每10nm间隔测量点数据采集密度不低于5个/纳米。对于渐变式蓝光镜片需额外进行过渡区波长响应线性度分析,确保视觉舒适度与防护效果的平衡。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各类光学镜片产品:按材质分类包含树脂基材(CR-39)、聚碳酸酯(PC)、Trivex及玻璃镜片;按功能层结构区分含染色型、镀膜型及基材改性型蓝光防护镜片;按使用场景覆盖日常防护镜、数码设备专用镜及医疗辅助用镜。

特殊应用场景需扩展检测维度:医疗级镜片增加420nm以下波段完全阻隔验证;驾驶用镜需同步评估550nm以上可见光透射比达标情况;儿童镜片强制要求边缘区域与中心区域蓝光过滤一致性检测。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递进式检测方案:一级筛查使用标准光源箱配合分光辐射度计进行快速光谱扫描(ASTM E275标准);二级精测通过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执行全波段透射比分析(ISO 8980-3方法);三级验证采用积分球系统结合CCD光谱仪完成空间均匀性测试。




3. 偏振特性分析:对偏光型蓝光镜片进行正交偏振态透射比对比

检测仪器






• 自动旋转载物台:支持Φ80mm样品360°径向扫描

辅助设备包含标准A光源系统、CIE标准色度观察者滤光片组及NIST溯源校准装置。数据采集系统需具备实时光谱去卷积功能,可分离基材吸收与镀膜干涉效应的影响因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