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低应变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低应变检测主要针对基桩工程开展以下专项评估:1. 桩身结构完整性评价(包括缩颈、扩颈、离析、断裂等缺陷识别);2. 缺陷位置深度定位(误差控制在±10%桩长范围内);3. 有效桩长验证(与设计长度偏差不超过5%);4. 桩身混凝土波速测定(用于材料均匀性判断)。所有检测项目均需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的Ⅲ类及以上判定标准。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直径0.3-2.0m的各类现浇混凝土灌注桩(旋挖桩、钻孔桩、冲孔桩等)、预制混凝土管桩(PHC桩、PC桩)、钢桩等刚性材料基桩的完整性普查。特别适用于场地条件受限无法开展静载试验的工程场景,包括但不限于:1.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验收;2. 桥梁墩台基桩施工质量监控;3. 港口码头支护结构定期巡检;4. 既有建筑物基础病害诊断。
检测方法
标准实施流程包含五个阶段:1. 现场预处理(凿除浮浆至新鲜混凝土面并磨平处理);2. 传感器安装(采用耦合剂固定加速度计于距桩心2/3半径处);3. 激振操作(力棒垂直敲击产生3-5kHz主频脉冲);4. 信号采集(采样频率不低于20kHz且记录时长≥2L/c);5. 数据分析(时域曲线与频域曲线联合判读)。特殊地质条件需增加测点数量至4-6个并采用不同锤头进行对比测试。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系统由四部分组成:1. 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频响范围0.5Hz-10kHz±5%);2. 程控式激振装置(含尼龙锤与橡胶锤头组);3. 24位AD数据采集仪(动态范围≥120dB);4. 专业分析软件(具备滤波降噪、指数放大、多次平均功能)。辅助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精度±1mm)、红外测温仪(量程-20℃~80℃)及GPS定位模块。所有计量器具均需通过CMA认证机构年度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应变片实验检测
下一篇: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