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后伸长率测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4  

断后伸长率测试是评估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关键指标检测项目,广泛应用于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领域。本测试通过标准试样拉伸至断裂后测量残余延伸量计算获得数据,需严格遵循ISO6892-1、ASTME8/E8M等国际规范控制试验温度、加载速率等参数。核心要点包括试样制备规范性、标距标记精度以及断裂位置有效性判定。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断后伸长率测试属于材料力学性能基础检测范畴,主要测定试样断裂后的残余延伸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值(A值)。该指标直接反映材料在单向拉伸载荷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共同构成材料力学性能评价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分别制定了ISO 6892-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和ASTM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作为核心执行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T 228.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等同采用ISO标准体系。

关键测试参数包括:

原始标距长度(L₀):根据试样类型选择比例试样(k=5.65)或非比例试样

拉伸速率控制:采用应变速率控制模式(通常为0.00025~0.0025 s⁻¹)

温度条件:常规试验需控制在23±5℃范围内

检测范围

本测试适用于各类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工程材料:

金属材料: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黑色及有色金属

高分子材料:热塑性塑料(PP/PE/ABS)、橡胶制品及工程塑料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特殊材料: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汽车制造中车身钢板的成形性评估、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紧固件塑性验证、输油管道用X70钢的低温韧性评价等。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五个阶段:

试样制备:采用线切割或机械加工制备标准哑铃型试样,表面粗糙度Ra≤1.6μm

标距标记:使用精密划痕仪或激光刻线装置标记原始标距L₀,允许偏差±0.5%

试验机设置:安装液压楔形夹具并预加载至试样标称应力的10%进行对中校准

拉伸过程控制:按选定应变速率持续加载直至试样断裂,记录力-位移曲线

断裂后测量:将断裂试样紧密对接后测量最终标距Lu值,使用数显卡尺精度需达0.02mm

特殊情形处理规范:当断裂位置超出中间1/3标距区域时需重新取样测试;对于颈缩明显的材料需采用图像分析法测量最小截面积。

检测仪器

设备类型 技术参数 功能说明
万能材料试验机 负荷容量≥300kN

位移分辨率0.001mm

载荷精度±0.5%FS

实现恒应力/应变速率控制

配备高温炉可进行-70~1200℃环境试验

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 测量精度±0.5%

采样频率≥50Hz

标距识别误差≤0.01mm

实时监测标距段变形

消除接触式测量造成的应力干扰

金相试样镶嵌机 压力范围0-300kg

加热温度≤200℃

制备不规则试样的标准检测截面

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 测量深度0.01-30μm

评估加工过程对材料塑性的影响

*注:所有设备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年度校准,校准依据JJG 139《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执行。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