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电泳漆附着力测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电泳漆附着力测试体系包含四大核心评估模块:基础结合力验证、动态应力耐受性分析、环境适应性验证及工艺参数匹配度检验。
常规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ASTM D3359)与划叉法(ISO 2409)进行分级评定,量化涂层剥离面积比例。网格间距根据膜厚差异选择0.5-3mm规格刀具,配合12倍放大镜进行损伤判定。
耐冲击性测试通过落锤冲击仪(ASTM D2794)模拟机械碰撞工况,500g砝码从50cm高度自由落体冲击后观察涂层开裂形态。合格标准要求冲击区域无放射状裂纹或分层现象。
耐腐蚀性关联测试包含240小时中性盐雾试验(GB/T 10125)与循环腐蚀测试(CCT)。重点监测划痕处锈蚀扩展宽度及起泡密度,要求单边腐蚀蔓延≤1.5mm(ISO 4628-3)。
膜厚均匀性验证采用磁性测厚仪(ISO 2178)进行九点法测量,基材边缘与中心区域厚度差需控制在±3μm以内。超差区域需排查电泳电压、槽液温度等工艺参数。
检测范围
本测试体系适用于多维度场景的质量管控:
材料兼容性验证涵盖冷轧钢(SPCC)、热镀锌板(GI)、铝合金(6061/5052)等基材类型。针对高硅含量铝合金需增加前处理活化度检测(达因值≥34mN/m)。
工艺过程监控包含磷化膜重检测(2-4g/m²)、电导率控制(1200-1800μS/cm)及烘烤曲线验证(PMT温度偏差±5℃)。多孔铸件需执行截面显微观测确认漆膜渗透深度。
应用场景适配覆盖汽车底盘件(盐雾1000h)、户外工程机械(QUV老化2000h)、食品设备(FDA 21 CFR 175.300合规性)等特殊需求场景。
失效模式分析包含界面能谱分析(EDS)判定磷化层缺失、红外光谱(FTIR)识别固化度不足等深度诊断项目。
检测方法
划格法分级评定执行六步标准流程:①基材表面清洁度处理(无纺布蘸丙酮擦拭);②硬质合金刀具90°垂直切割;③软毛刷单向清理碎屑;④3M 600胶带压合与剥离;⑤立体显微镜下计算脱落格数;⑥对照ISO等级图谱判定0-5级。
拉力法量化测试采用自动拉伸试验机(ASTM D4541),将20mm直径铝锭粘接试样表面,以0.8MPa/s速率垂直拉伸至失效。记录最大拉力值并计算单位面积附着力(MPa)。
弯曲变形测试使用轴径3mm的圆锥形芯棒(ISO 1519),将试样绕轴弯曲180°后检查折弯处开裂情况。高弹性涂层需执行T弯测试(ASTM D4145),要求达到0T无开裂。
环境模拟试验包含热震循环(-40℃~85℃各保持1h,转换时间<5min)、高压水煮(121℃/0.2MPa蒸汽处理8h)等加速老化方案。
检测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备10kN载荷传感器与恒速控制模块,可执行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及剪切强度多模式测试。位移分辨率达到0.001mm,满足ISO 527塑料拉伸标准要求。
三维视频显微镜配置20-200倍连续变焦镜头与景深合成功能,支持3D形貌重建与自动面积计算。内置划格法分析软件可自动识别网格脱落比例。
电化学工作站用于界面结合力间接评估,通过EIS交流阻抗谱测定涂层电阻值(>1×10⁹Ω·cm²),拟合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涂层孔隙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现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测量(Ra<0.2μm),通过三维轮廓数据计算基材锚定效应贡献值。
恒温恒湿箱提供温度波动±0.5℃、湿度偏差±2%RH的稳定环境,配备多点温湿度记录仪满足IEC 60068系列标准验证需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断后伸长率测试
下一篇:轴承表面缺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