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电子级乙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电子级乙醇的核心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12项关键指标:
基础物性指标:密度(20℃)0.789-0.791g/cm³、折光率(20℃)1.361-1.363、沸程(101.3kPa)≤1.0℃
纯度参数:乙醇含量≥99.8%(GC法)、非挥发性残留物≤5ppm
痕量杂质:水分(卡尔费休法)≤500ppm、酸度(以乙酸计)≤30ppm、醛酮类化合物≤50ppm
金属离子控制:钠≤0.1ppb、钾≤0.05ppb、铁≤0.2ppb、铜≤0.05ppb(ICP-MS法)
检测范围
电子级乙醇的检测对象覆盖全产业链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 典型规格要求 | 关键控制点 |
---|---|---|
半导体晶圆清洗 | Grade 5(金属总量<10ppb) | 过渡金属离子、颗粒物粒径分布 |
液晶面板蚀刻 | 水分≤300ppm | 氯离子残留量、电导率稳定性 |
光伏电池制备 | 非金属杂质≤50ppm | 硅溶胶含量、紫外吸光度(254nm) |
精密光学元件加工 | 颗粒度≥0.1μm ≤100个/mL | 表面张力(20℃)22-24mN/m |
检测方法
国际通用的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以下技术模块:
气相色谱法(GC-FID):采用DB-WAX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程序升温50℃→22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定量分析主成分及有机杂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配备碰撞反应池系统(CRC),以Rh内标校正基体效应,检出限达0.01ppb级。
激光粒度分析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80℃恒温平衡30min后进样,测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1cm石英比色皿在190-400nm波长范围扫描测定吸光度。
检测仪器
满足电子级乙醇分析需求的设备配置应包含:
Agilent 8890 GC系统:配备FID/TCD双检测器及顶空自动进样器,实现ppm级杂质定量分析。
PerkinElmer NexION 2000 ICP-MS:三重四极杆设计配合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多原子干扰。
Mettler Toledo C30S卡尔费休滴定仪:库仑法水分测定范围1ppm-5%,分辨率0.1μg H₂O。
Sartorius CPA225D电子天平:0.01mg称量精度满足微量残留物测定需求。
Cilas 1190激光粒度仪:采用532nm激光光源及132通道光电探测器阵列。
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催化氧化法测定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ISO/IEC 17025体系认证并建立三级校准体系。实验室环境须维持温度23±2℃、相对湿度45±10%的恒温恒湿条件。
主要参照标准:
SJ/T 11638-2016《电子工业用醇类试剂规范》
ASTM E1179-16《高纯乙醇标准试验方法》
JIS K8102:2017《工业用乙醇试验方法》
TMC 0521D《半导体级乙醇技术规格》
质量控制要点:
每批次样品进行空白试验与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85-115%)
★关键控制项★
标准物质溯源至NIST SRM 2723a认证基准物
★计量溯源项★
平行样相对偏差≤5%(金属离子项目≤10%)
★精密度控制项★
仪器期间核查周期不超过14天
★设备管理项★
数据处理规范:
原始数据记录采用四舍六入五成双修约规则。
不确定度评定包含A类(重复性)和B类(仪器误差)分量。
最终报告按EN 10204 3.1格式出具可追溯性证书。
实验操作须在Class 100洁净室环境进行,操作人员佩戴丁腈手套及防静电服。废液按HW06类危险废物处置。
技术发展趋势:
在线FTIR光谱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
二维气相色谱(GC×GC)提升复杂杂质分离能力。
飞行时间质谱(TOF-MS)用于未知污染物筛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脱色剂成分检测
下一篇:渗透剂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