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织物折皱回复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织物折皱回复性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指标:急弹性回复角(immediate elastic recovery angle)、缓弹性回复角(delayed elastic recovery angle)及总回复角(total recovery angle)。其中急弹性回复角反映外力消除后5秒内的自发恢复能力;缓弹性回复角表征后续15分钟内的持续恢复特性;总回复角则为两者矢量和。专业检测需同步记录试样经向、纬向的差异表现,对于特殊组织结构织物还需增加对角线方向的测量维度。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各类机织物、针织物及非织造布的抗皱性能评估:
1. 服用纺织品:西装面料、衬衫面料、休闲服装面料等
2. 家纺产品:床品面料、窗帘布艺、装饰织物等
3. 产业用纺织品:汽车内饰布、医用防护服材料、工业滤布等
特殊功能面料需注明后整理工艺(如树脂整理、液氨处理),功能性涂层织物应标注涂层成分及加工方式。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方法分为静态法与动态法两大体系:
AATCC 128-2015规定垂直法测试流程:将试样折叠后施加标准压力(10N±0.1N),保持5分钟±15秒后释放载荷,分别在5秒和5分钟时测量回复角度。
GB/T 3819-1997采用水平法:试样经折叠加压(10N)后转移至标准架固定,在温度20℃±2℃、湿度65%±4%环境下恢复5分钟进行测量。
动态法则通过马丁代尔耐磨仪改良装置模拟实际穿着中的复合应力作用,记录循环载荷下的角度衰减曲线。
检测仪器
1. 折皱回复角测试仪:配备精密角度传感器(分辨率0.1°)、标准压重模块(500g±1g)及温湿度控制舱体
2. 数字式折皱回复测试仪:集成CCD图像采集系统与自动角度识别算法,符合ASTM D1295标准要求
3. 动态折皱测试系统:包含多轴向运动平台、压力反馈装置及高速摄像记录单元
所有设备须定期通过标准校准布(聚酯/棉混纺织物)进行计量验证,角度测量误差应控制在±1°范围内。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织物撕破强度检测
下一篇:纺织品面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