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手环配方升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本文针对驱蚊手环配方升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展开系统性分析。重点涵盖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皮肤刺激性评估及材料相容性测试四大核心模块。检测过程严格遵循GB/T18418-2017《卫生杀虫用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与EPA810.3300标准要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验证配方优化效果。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1.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柠檬桉油(PMD)等主要驱蚊剂的定量分析

2.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曲线:建立0-24小时连续监测模型

3.缓释性能验证:通过加速老化试验模拟30天使用周期

4.皮肤刺激性测试:采用离体皮肤模型进行48小时封闭式贴敷实验

5.材料相容性评估:测定聚合物载体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参数

6.热稳定性分析:考察40℃/75%RH极端环境下的配方稳定性

7.微生物限度检查:依据ISO11737-1标准进行菌落总数测定

检测范围

1.天然植物精油型手环:含香茅油、桉叶油、薰衣草油等成分的硅胶/织物载体产品

2.化学合成型手环:基于拟除虫菊酯类或避蚊胺缓释体系的TPU材质制品

3.光电复合型装置:集成驱蚊剂释放与物理防护功能的电子模块化产品

4.儿童专用产品:符合EN71-3玩具安全标准的低浓度配方体系

5.户外运动型产品:具有防水防汗特性的长效缓释结构设计

6.敏感肌适用型产品:通过ISO10993-10生物相容性认证的无醇配方

检测方法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依据EPA8270D方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组分

2.高效液相色谱(HPLC):参照USP<621>通则进行避蚊胺含量测定

3.动态顶空采样系统:采用ASTME2600标准构建VOCs释放模型

4.体外释放测试系统:基于Franz扩散池建立72小时缓释动力学曲线

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载体材料与活性成分的化学相容性

6.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TG-DSC):评估配方的热稳定性参数

7.三维皮肤模型测试:依据OECDTG439进行刺激性等级分类

检测仪器

1.Agilent8890GC-MS系统:配备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

2.WatersAlliancee2695HPLC:配置PDA检测器与XBridgeC18色谱柱

3.MarkesMicro-Chamber热脱附系统:搭配TD100-xr热脱附仪

4.LoganFDC-6透皮扩散系统:配备6通道自动采样模块

5.PerkinElmerSpectrumTwoFTIR:配置ATR附件及SpectrumQuant软件包

6.MettlerTGA/DSC3+同步热分析仪:温度范围25-600℃,精度0.1℃

7.SkinEthicRHE模型培养系统:包含标准化表皮模型及ELISA检测组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