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护肤凝胶成分原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1.1重金属残留量
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铅、汞、砷、镉四种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采用ICP-MS法测定限值范围:铅≤10mg/kg、汞≤1mg/kg、砷≤2mg/kg、镉≤5mg/kg。
1.2防腐剂体系分析
检测甲基异噻唑啉酮(MIT)、苯氧乙醇等26种常用防腐剂含量,重点监控卡松类复合防腐剂配比浓度是否超出0.0015%上限值。
1.3pH值测定
采用三点校准法测量凝胶基质pH值范围(5.0-7.5),确保与人体皮肤生理pH值(4.5-6.5)保持合理兼容区间。
1.4微生物指标
执行GB7916-1987标准进行菌落总数(≤100CFU/g)、霉菌酵母菌(≤10CFU/g)、耐热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定性定量检测。
1.5功能性成分验证
对透明质酸钠、烟酰胺等宣称功效成分进行HPLC纯度分析(≥98%),同步开展加速稳定性试验验证有效成分存留率(6个月≥90%)。
检测范围
2.1基质成分
涵盖卡波姆共聚物(Carbomer)、羟乙基纤维素(HEC)、甘油三酯等25类胶凝剂与赋形剂的分子结构鉴定及杂质谱分析。
2.2活性成分
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衍生物(A醇棕榈酸酯、生育酚乙酸酯)、植物提取物(芦荟多糖、积雪草苷)等68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2.3添加剂体系
针对色素(CI编号物质)、香精(26种致敏原筛查)、防晒剂(二苯酮-3等)三类辅助添加剂进行合规性审查与风险物质筛查。
2.4包装迁移物
开展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2种塑料包装迁移物的GC-MS检测,迁移量需符合≤0.01μg/cm的限量标准。
检测方法
3.1原子吸收光谱法
采用火焰原子化器测定重金属元素特征谱线强度,配合标准曲线法计算浓度值,检出限达0.01ppm级。
3.2高效液相色谱法
建立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体系(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DAD检测器多波长扫描实现防腐剂与功效成分的同步分离定量。
3.3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应用薄膜过滤装置进行样品预处理,TSA培养基35℃培养72小时完成菌落计数,SDA培养基28℃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
3.4加速稳定性试验
设置40℃2℃/RH75%5%恒温恒湿箱进行6个月加速试验,定期取样测定有效成分降解率及物理性状变化。
检测仪器
4.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配备碰撞反应池技术(CRC)的ICP-MS系统(如Agilent7900),实现ppt级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
4.2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采用UPLC-QQQ-MS/MS平台(WatersXevoTQ-S),建立MRM多反应监测模式完成复杂基质中微量添加剂的精准定量。
4.3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应用VITEK2Compact系统配合GN/GP鉴定卡,实现致病菌的自动化培养与生化特征识别。
4.4流变特性分析仪
通过HaakeMarsIII旋转流变仪测定凝胶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评估产品触变性与结构稳定性。
4.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使用NicoletiS50FT-IR进行原料分子结构验证,配合OMNIC软件库实现聚合物基质的指纹图谱比对。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矿石成分检测
下一篇:地板防滑剂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