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品质安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黑米品质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需通过多维度指标评估其理化特性及污染物残留情况。本文基于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系统阐述黑米检测的核心项目、适用场景、实验方法及设备配置,重点涵盖重金属、农药残留、营养成分等关键指标分析,为生产流通环节提供科学的质量控制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黑米品质安全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共23项核心指标:

感官指标:色泽均匀度(表皮花青素分布)、籽粒完整率(破损粒占比)、杂质含量(异种谷粒及砂石检出量)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4.5%)、蛋白质(≥8.0%)、脂肪(≤3.0%)、直链淀粉(14%-18%)、花青素总量(≥150mg/100g)

污染物限量:铅(≤0.2mg/kg)、镉(≤0.1mg/kg)、无机砷(≤0.2mg/kg)、黄曲霉毒素B₁(≤5.0μg/kg)

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敌敌畏≤0.1mg/kg)、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0.05mg/kg)、三唑类(戊唑醇≤0.1mg/kg)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⁵CFU/g)、大肠菌群(≤100MPN/100g)、霉菌毒素(呕吐毒素≤1000μg/kg)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黑米全产业链质量监控:

原料种植端:土壤重金属本底值验证、灌溉水污染物筛查、成熟期农残动态监测

加工过程控制:脱壳工序机械损伤评估、烘干温度对花青素保留率影响、色选机剔除效率验证

成品质量评价:批次间营养组分差异分析、仓储霉变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包装材料迁移物测试

流通环节监测:运输温湿度对微生物增殖影响研究、货架期加速老化试验设计、跨境贸易合规性验证

检测方法

依据现行有效标准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

感官检验法:GB/T5492-2018粮油检验标准实施色泽分级,采用CIELab色度系统量化表皮颜色参数

水分测定法:GB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105℃恒重法测定初始水分含量

重金属检测法:GB5009.268-20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步测定12种金属元素

农药残留分析法:NY/T761-2008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

花青素定量法:GB/T22244-2008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花色苷含量,辅以HPLC-MS进行单体成分鉴定

微生物培养法:GB4789.15-2016霉菌酵母计数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满足CNAS认可要求的专用设备系统:

元素分析系统:配备MS/MS模式的ICP-MS(Agilent8900)实现ppb级重金属定量分析

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四极杆GC-MS/MS(ThermoTSQ9000)完成农残多组分同步筛查

注:所有实验操作均需在CMA认证实验室环境下执行,定期通过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方法学确认。

本文所述方法均引用现行有效标准版本,具体实施时需核查标准更新状态。

重要提示:样品前处理须严格遵循GB5009.1-2017通用要求,确保检测结果溯源性。

数据解读需结合GB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及GB2763-2021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特殊项目如辐照残留检测需另行申请扩展资质。

获取完整检测方案请联系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指定实验室。

本年度能力验证服务费详见官网公示清单。

本机构最新引进高分辨质谱仪可提升检出灵敏度50%。

自主研发的快速前处理技术大幅缩短样品制备时间。

注:以上参数解释权归检测机构所有。

特殊样品需提前预约送检时间。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