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果渣油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油橄榄果渣油质量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涵盖理化指标、污染物限值及特征组分分析等核心内容。本文系统梳理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等关键检测项目,明确原料油、成品油及深加工产品的检测范围,详述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主流检测技术原理及操作要点,为生产企业与监管机构提供科学的质量评价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油橄榄果渣油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卫生安全指标及特征组分三大类共28项参数。基础理化指标重点监测酸价(≤3.0mgKOH/g)、过氧化值(≤10mmol/kg)、水分及挥发物(≤0.3%)等反映油脂新鲜度与加工水平的核心参数。卫生安全指标涵盖苯并[a]芘(≤2.0μg/kg)、黄曲霉毒素B1(≤5.0μg/kg)等污染物限量要求。

特征组分分析包括脂肪酸组成(油酸≥55%、亚油酸12-18%)、甾醇含量(≥1000mg/kg)及角鲨烯(≥200mg/kg)等特异性成分测定。针对精炼工艺产品需额外检测反式脂肪酸(≤0.5%)、3-氯丙醇酯(≤1.25mg/kg)等过程污染物。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初榨橄榄果渣油、精炼橄榄果渣油及其混合制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原料验收阶段重点筛查农药残留(拟除虫菊酯类≤0.05mg/kg)及重金属污染(铅≤0.1mg/kg);生产过程监控需定期测定过氧化值波动及抗氧化剂损耗量;成品检验应完整覆盖标签标示的营养成分验证。

特殊应用场景扩展检测包括:药用级产品需测定环氧乙烷残留(≤1mg/kg);化妆品原料应增加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0CFU/g);出口欧盟产品须符合EC2568/91法规要求的ΔK值(≤0.01)及蜡酯含量(≤350mg/kg)。

检测方法

酸价测定执行GB5009.229-2016电位滴定法:准确称取3.00g试样溶解于异丙醇-乙醚混合液(1:1),采用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自动电位滴定至终点突跃。过氧化值分析依据GB5009.227-2016碘量法:试样经异辛烷溶解后加入乙酸-氯仿混合液(3:2),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的碘单质。

脂肪酸组成采用GB5009.168-2016气相色谱法:试样经甲酯化处理后进样至配备FID检测器的GC系统,CP-Sil88毛细管柱(100m0.25mm)程序升温分离各组分。甾醇含量测定参照ISO12228:2014方法:试样经皂化萃取后经BSTFA衍生化处理,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基础理化指标检测配置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0.005m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1nm)及卡尔费休水分仪(分辨率0.1μg)。脂肪酸分析需配备带自动进样器的气相色谱仪(柱温箱控温精度0.1℃),建议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与质谱联用系统。

痕量污染物检测使用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出限≤0.01μg/kg),配备电喷雾电离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过程快速筛查可选用近红外光谱仪(波长范围400-2500nm),通过建立PLS校正模型实现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在线监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