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检测是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国家标准GB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系统阐述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规范,重点涵盖营养成分分析、污染物筛查、微生物指标验证及物理特性测试四大维度。通过科学检测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营养强化标准与卫生安全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检测体系包含12类核心指标:

基础营养成分:蛋白质(含乳清蛋白占比)、脂肪(亚油酸/α-亚麻酸比值)、碳水化合物(乳糖占比)

维生素群组: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C)及叶酸、泛酸等

矿物质元素:钙磷比、铁锌铜锰碘硒等微量元素含量

污染物限量:铅/砷/镉重金属残留、黄曲霉毒素M1/B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克罗诺杆菌属定量分析

食品添加剂:乳化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合规性验证

物理特性:溶解性指数/冲调稳定性/颗粒度分布/水分活度测定

标签符合性:营养声称与功能声称的实验室数据支撑验证

检测范围

现行标准覆盖三类主要产品形态:

阶段分类产品:适用于0-6月龄婴儿配方奶粉/6-12月龄较大婴儿配方奶粉/12-36月龄幼儿配方奶粉

特殊配方产品:水解蛋白配方/无乳糖配方/早产儿配方等医学用途产品的专项检测

包装形态产品:金属罐装/复合膜袋装/独立条装产品的密封性及阻氧性测试

跨境产品验证:进口奶粉原产国标准与中国国标(GB)的符合性比对测试

检测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体系执行:

营养成分测定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GB5009.5)结合氨基酸分析仪校正

脂肪酸组成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5413.27)

维生素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GB5009.82~5009.90系列标准)

污染物筛查法

重金属残留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5009.268)

真菌毒素检测: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法(GB5009.24)

微生物检验法

致病菌筛查:实时荧光PCR法与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联合判定(GB4789.4~4789.40系列标准)

物理特性测试法

溶解性指数测定:离心沉淀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GB/T5413.29)

颗粒度分析: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法(ISO13320:2009)

检测仪器

实验室需配置四类专业设备组:

色谱分析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维生素及添加剂分析)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脂肪酸组成分析)

元素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重金属多元素同步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仪(砷/汞形态分析)

微生物检测组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致病菌快速筛查)

物理特性组

激光粒度分析仪(Mastersizer3000)

全自动水分活度仪(AqualabSeries4TE)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