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炒咖啡豆品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焙炒咖啡豆品质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风味特性的核心环节,重点涵盖感官指标、理化参数及污染物残留三大维度。专业检测需依据GB/T30767-2014等标准体系实施,通过色谱分析、光谱分析及微生物培养等技术手段,系统评估烘焙均匀度、水分活度、赭曲霉毒素A等23项关键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焙炒咖啡豆品质评价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感官指标:烘焙均匀度(色差值ΔE≤5)、颗粒完整性(破损率≤3%)、香气强度分级(SCAA标准杯测评分≥80分)、风味缺陷识别(霉味/焦糊味零容忍)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2.5-5.0%)、水活性(aw≤0.60)、咖啡因含量(阿拉比卡0.8-1.4%,罗布斯塔1.7-4.0%)、总酸度(pH4.85-5.10)、挥发性芳香物质(≥30种特征组分)

污染物残留:农药残留有机磷类≤0.01mg/kg)、重金属(铅≤0.2mg/kg,镉≤0.1mg/kg)、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5μg/kg)、丙烯酰胺(欧盟基准值400μg/kg)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对象:

品种维度:阿拉比卡种(Coffeaarabica)、罗布斯塔种(Coffeacanephora)、利比里卡种(Coffealiberica)及其杂交品种

加工形态:浅度烘焙(Agtron#75-85)、中度烘焙(Agtron#55-65)、深度烘焙(Agtron#25-35)

包装形式:散装原料豆(含水率≤12%)、预包装产品(充氮/真空包装)

生产环节:原料验收→烘焙工艺验证→成品出厂检验→流通环节质量监控

检测方法

类别标准方法技术要点
感官评价ISO6668:2008

SCAA标准杯测协议

采用标准干香/湿香评价体系,85℃1℃冲泡浓度控制,10人以上专家组盲测
理化分析GB5009.3-2016

ISO20481:2008

105℃恒重法测水分含量

反相HPLC法测定咖啡因含量

污染物检测GB23200.113-2018

GB5009.12-2017

QuEChERS前处理-GC/MS联用测农残

微波消解-石墨炉AAS测重金属

检测仪器

感官分析系统:

电子鼻(AlphaMOSFOX4000):采集挥发性有机物指纹图谱

质构仪(TA.XTPlus):测定破碎强度(15-25N/mm)

理化分析设备:

水分活度仪(Aqualab4TE):精度0.003aw

UPLC系统(WatersACQUITY):咖啡因分离时间≤3min

精密检测装置:

三重四极杆GC-MS(ThermoTSQ8000):检出限达0.001mg/k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PerkinElmerNexION):重金属多元素同步分析

注: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操作环境符合ISO/IEC17025:2017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