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技术实现变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非接触式变形检测主要针对工程结构与材料力学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建筑结构整体位移监测:包括高层建筑风振响应、桥梁挠度变化及大跨空间结构形变材料表面应变场分布:金属疲劳裂纹扩展路径追踪、复合材料分层损伤演化过程记录精密部件形位公差验证:航空发动机叶片热变形量测、微电子封装翘曲度评估地质灾害体位移监测:边坡滑移速率计算、隧道收敛变形趋势预测生物力学特性研究:骨科植入物应力分布测试、软组织弹性模量反演检测范围应用领域典型对象测量维度土木工程超高层建筑/悬索桥/水坝三维位移场(0.01mm精度)航空航天机翼颤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非接触式变形检测主要针对工程结构与材料力学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 建筑结构整体位移监测:包括高层建筑风振响应、桥梁挠度变化及大跨空间结构形变
  • 材料表面应变场分布:金属疲劳裂纹扩展路径追踪、复合材料分层损伤演化过程记录
  • 精密部件形位公差验证:航空发动机叶片热变形量测、微电子封装翘曲度评估
  • 地质灾害体位移监测:边坡滑移速率计算、隧道收敛变形趋势预测
  • 生物力学特性研究:骨科植入物应力分布测试、软组织弹性模量反演

检测范围

应用领域典型对象测量维度土木工程超高层建筑/悬索桥/水坝三维位移场(0.01mm精度)航空航天机翼颤振/整流罩热变形动态应变(1000Hz采样)智能制造焊接件残余应力/模具磨损表面粗糙度(0.5μm)地质勘探滑坡体/冻土路基沉降毫米级位移(50m距离)生物医学假体微动/血管壁变形亚像素级位移(0.1px)

检测方法

  1.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

    采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获取被测物表面散斑图像序列,基于灰度守恒假设计算全场位移矢量。通过亚像素插值算法实现0.01像素级位移分辨率,配合三维标定框架消除透视畸变误差。

  2. 激光多普勒测振法

    利用多普勒频移原理测量表面振动速度分布,单点测量精度达1nm/s。扫描式系统可实现200200点阵的全场模态分析,适用于高频振动(≥20kHz)特性测试。

  3. 白光干涉测量术

    基于Michelson干涉原理重建表面微观形貌,垂直分辨率1nm。采用相移算法处理干涉条纹相位信息,有效识别微电子器件焊点塌陷等纳米级形变。

  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

    通过卫星雷达回波相位差反演地表形变场,监测范围可达100km量级。时间序列分析可提取年沉降速率小于1mm的地质活动信号。

  5. 结构光三维扫描

    投影编码光栅至被测表面,根据条纹畸变解算三维坐标。采用蓝光LED光源时测量精度达8μm/m,适用于复杂曲面的快速数字化建模。

检测仪器

高速立体视觉系统
-CMOS传感器分辨率:40963000像素@1000fps
-同步控制精度:10ns
-工作距离:0.5-20m可调
激光扫描测振仪
-频率范围:DC-25MHz
-速度灵敏度:1μm/s/√Hz
-扫描角度:30电动调节
微波干涉雷达系统
-工作频段:Ku波段(17GHz)
-位移分辨率:0.01mm
-最大监测距离:4km
光纤布拉格光栅解调仪
-通道数:8通道并行
-波长精度:1pm
-采样率:2kHz/通道
工业CT扫描装置
-X射线能量:450kV
-空间分辨率:5μm
-重建层厚:0.5mm可调
红外热像应变系统
-热灵敏度:20mK@30℃
-应变测量范围:5000με
-图像配准精度:0.05像素
(全文共计4128字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