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电导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3  

检测项目体积电导率、表面电导率、离子迁移数、电子导电占比、活化能计算、温度系数测定、载流子浓度分析、缺陷浓度评估、晶界电阻测量、界面阻抗特性、热稳定性验证、相变点识别、掺杂效应研究、氧空位浓度测定、晶格畸变影响分析、烧结密度关联性测试、微观结构表征关联性验证、极化损耗评估、弛豫时间谱分析、介电常数协同测试、热膨胀系数耦合分析、抗还原性验证、抗氧化性测试、循环稳定性评估、界面接触电阻测量、各向异性导电特性研究、薄膜厚度相关性分析、应力-电导响应关系测试检测范围镍基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构件、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体积电导率、表面电导率、离子迁移数、电子导电占比、活化能计算、温度系数测定、载流子浓度分析、缺陷浓度评估、晶界电阻测量、界面阻抗特性、热稳定性验证、相变点识别、掺杂效应研究、氧空位浓度测定、晶格畸变影响分析、烧结密度关联性测试、微观结构表征关联性验证、极化损耗评估、弛豫时间谱分析、介电常数协同测试、热膨胀系数耦合分析、抗还原性验证、抗氧化性测试、循环稳定性评估、界面接触电阻测量、各向异性导电特性研究、薄膜厚度相关性分析、应力-电导响应关系测试

检测范围

镍基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构件、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碳化硅陶瓷基板、钇稳定氧化锆涂层、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片、钠离子导体玻璃陶瓷、钙钛矿型氧离子导体薄膜、氮化铝导热基板、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组件、质子交换膜高温膜电极组件、钡铁氧体磁性材料、钨铜复合触头材料、钼硅硼系非晶合金带材、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氮化硼绝缘涂层试样、氧化铝多孔陶瓷载体、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元件、钒磷酸盐玻璃封接材料

检测方法

四探针直流法:采用线性排列探针施加恒定电流,通过电压降计算体电阻率,适用于块体材料的精确测量。
交流阻抗谱法:在10mHz-10MHz频率范围内扫描测定复阻抗谱图,可分离体相与界面阻抗分量。
直流极化法:施加阶跃电压记录电流衰减曲线,用于测定离子迁移数及电子泄漏电流。
微波谐振腔法:利用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反演电导参数,适合薄膜样品无损检测。
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结合强磁场环境测定载流子类型及浓度分布。
激光闪射法联用技术:同步测量热扩散系数与电导参数的热-电耦合特性。

检测标准

ASTMB193-20《导电材料电阻率标准试验方法》
ISO2878:2017《硫化橡胶导电性能的测定》
GB/T3048.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IEC62631-3-1:2016《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1部分》
JISH0505:2012《金属材料电阻率测定方法》
DINEN61788-11:2011《超导电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
ASTMD257-14《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1853:2018《导电和抗静电橡胶体积电阻率测定》
GB/T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EN61340-2-3:2016《静电学第2-3部分:固体平面材料的电阻和电阻率测量》

检测仪器

高温四探针测试系统:配备氧化铝陶瓷绝缘探针组与三温区管式炉,支持室温至1500℃连续测量。
宽频阻抗分析仪:集成高精度LCR模块与高温样品台,实现10μHz-120MHz宽频域阻抗谱采集。
超微欧计:采用四线制开尔文连接方式,分辨率达0.01μΩcm的低阻测量设备。
激光导热仪联用电导模块:同步获取热扩散系数与电导率的综合测试平台。
真空高温探针台系统:配置分子泵组实现10^-5Pa真空环境下的原位电学表征。
微波网络分析仪:通过S参数反演薄膜材料的复介电常数与等效电导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