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基准站验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6  

检测项目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接收机灵敏度阈值、数据采集完整性率、时间同步精度、电离层延迟修正能力、对流层模型适配度、多路径效应抑制系数、信号信噪比动态范围、坐标框架转换精度、观测数据采样率合规性、固件版本兼容性测试、防雷接地电阻值、供电系统纹波系数、恒温晶振频率稳定度、网络通信时延抖动值、数据存储冗余校验能力、电磁兼容辐射发射限值、抗干扰信号抑制比、静态定位收敛时间、动态定位重复性误差、高程异常值修正精度、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气象传感器校准误差、设备温湿度循环耐受度、防腐蚀涂层附着力测试、避雷针保护角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接收机灵敏度阈值、数据采集完整性率、时间同步精度、电离层延迟修正能力、对流层模型适配度、多路径效应抑制系数、信号信噪比动态范围、坐标框架转换精度、观测数据采样率合规性、固件版本兼容性测试、防雷接地电阻值、供电系统纹波系数、恒温晶振频率稳定度、网络通信时延抖动值、数据存储冗余校验能力、电磁兼容辐射发射限值、抗干扰信号抑制比、静态定位收敛时间、动态定位重复性误差、高程异常值修正精度、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气象传感器校准误差、设备温湿度循环耐受度、防腐蚀涂层附着力测试、避雷针保护角覆盖率、备用电源切换响应时间、日志记录完整性审计、网络安全渗透测试、运维接口协议符合性验证

检测范围

GNSS多频段接收机主机、扼流圈天线阵列、气象参数采集单元、恒温晶振模块、避雷接地系统组件、数据通信传输设备、电源管理控制箱体、观测墩强制对中装置、防锈处理金属支架、太阳能供电系统组件、网络交换机及光纤终端机、数据存储服务器集群设备、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组件、防电磁屏蔽机柜组件、北斗三号B3I信号模拟器设备组合件

检测方法

采用双基站RTK动态定位法进行平面精度验证:通过已知坐标的参考站与待测站同步观测数据解算基线向量,比对理论坐标与实测坐标差值。

多路径效应定量分析采用卫星高度角-信噪比联合分析法:建立不同高度角卫星信号的信噪比衰减模型,计算多路径影响因子MP1/MP2。

相位中心变化(PCV)校准使用微波暗室旋转法:在无反射环境中通过天线三维旋转测量相位中心偏移量。

时间同步精度测试采用共视比对法:将基准站1PPS脉冲信号与UTC时频基准源进行纳秒级时间间隔分析。

电磁兼容性测试依据GB/T17626系列标准:在10m法半电波暗室中进行30MHz-6GHz频段辐射骚扰扫描。

检测标准

GB/T39398-2020北斗卫星导航基准站网技术规范

GB/T27607-202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型接收机检验规程

CH/T2010-2018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技术规范

GB/T34968-2017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接地系统部分)

GB/T17626.3-202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JJF1118-2004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校准规范

YD/T3828-2021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

GB/T30114.5-2021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导航数据单元要求

GB/T34955-2017实时动态测量(RTK)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要求

检测仪器

高精度GNSS模拟器系统:可生成B1I/B3I/B1C/B2a等多频点调制信号,支持动态场景建模与多径效应模拟。

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天线驻波比测试及馈线损耗测量,频率范围覆盖1.1GHz-1.6GHz导航频段。

时频分析仪:具备1E-12量级频率稳定度分析能力,支持TIC模式进行纳秒级时间同步误差测量。

多通道数据记录仪:同步采集原始观测数据、气象参数及设备状态日志,采样率最高可达100Hz。

三维激光扫描仪:用于观测墩垂直度及对中装置同轴度测量,点位重复性精度优于0.02mm。

接地电阻测试仪:采用四线法测量避雷系统接地阻抗值,量程0.01Ω-2000Ω1%rdg。

环境试验箱:可进行-40℃~+85℃温度循环试验及95%RH湿度耐受测试。

频谱分析仪:9kHz-44GHz超宽频段扫描能力,配备近场探头进行电磁辐射泄漏定位。

工业内窥镜:用于检查馈线接头防水处理及设备内部连接可靠性。

网络安全测试平台:集成协议模糊测试工具与漏洞扫描系统,支持OPCUA/Modbus等工业协议深度解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