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3-04-29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在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检测试验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实测技术经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检测的检测项目涉及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可靠性能等多个类别。参考按照有关检验标准中的测试方法,拟定测试方案,并依据测试结果出具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检测报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测试项目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全部项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光缆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8.2
光纤识别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4.2.6.3
松套管识别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4.2.9.2
内垫层和外护套的厚度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4.3,4.5.6
缆芯结构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4.2.2
标志的完整性和可识别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5.1,5.2
标志的牢固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5.3
计米标志误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5.4
光缆长度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6
光纤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1.1.1
截止波长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1.1.2
衰减系数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1.1.3.1
衰减不均匀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1.1.3.2
波长附加衰减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1.1.3.3
色散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1.1.4
热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率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2
热收缩率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2
聚乙烯套耐环境应力开裂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2
外护套的其他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2.3
光缆的机械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3
衰减温度特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2
老化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3
渗水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4
滴流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5
阻燃光缆的燃烧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6
低温下弯曲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7
低温下冲击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8
抗紫外线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9
耐电痕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7.4.10
包装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10
全部项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光缆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5
光纤识别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5.2.6.3
松套管识别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5.2.9
内垫层和外护套的厚度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5.3,5.5.2,5.6.6
缆芯结构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5.2.2
标志的完整性和可识别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6.1,6.2
标志的牢固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6.3
计米标志误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6.4
光缆长度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7
光纤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2.1
截止波长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2.2
衰减系数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2.3.1
衰减不均匀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2.3.2
波长附加衰减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2.3.3
色散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2.4
热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率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3
热收缩率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3
聚乙烯套耐环境应力开裂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3
外护套的其他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3
光缆的机械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4
衰减温度特性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2
热老化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3
渗水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5
滴流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4
阻燃光缆的燃烧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6
低温下弯曲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7
低温下冲击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8
抗紫外线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9
耐电痕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8.5.10
包装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16 11
部分项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蠕变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1.1
张力疲劳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1.2
应力应变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1.3
过滑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2.1
压扁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2.2
弯曲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2.5
扭转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2.4
冲击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2.6
舞动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3.2
滴流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2.7
振动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3.1
温度循环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3.5
渗水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试验方法和性能 IEEE 1222-2011 6.5.3.3
全部项目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外观和尺寸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1
材质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6
握力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1
机械破坏载荷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2
垂直破坏载荷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4
垂直载荷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4
转向角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5
光测下张力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3
温升下张力试验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3.6
微风振动疲劳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4
舞动疲劳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5
消振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6
抗紫外线性能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7
热老化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8
镀锌层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9
断裂伸长率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9
盐雾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7-2013 7.1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