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毒性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01  

经皮毒性试验检测是评估化学物质透过皮肤吸收后产生全身毒性的重要方法。该检测重点关注皮肤渗透速率、急性毒性反应和长期累积效应等核心指标,通过科学流程模拟皮肤暴露场景,为化学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渗透系数:定量测定化学物质单位时间透过皮肤表层的量值,标准测试范围0.1-100μg/cm²/h

急性经皮毒性:测定单次接触24小时内半数致死剂量(LD50),试验周期14天

累积毒性指数:连续28天暴露后器官病理学评分,阈值设定为组织病变等级1-4级

真皮吸收动力学:采用Franz扩散池监测渗透速率曲线,时间分辨率达5分钟

皮肤刺激性评分:依据红斑/水肿程度进行0-4级量化评估

代谢产物分析:HPLC-MS检测皮肤代谢转化产物,灵敏度0.01ppm

局部淋巴结反应:测量引流淋巴结细胞增殖指数,精度±5%

屏障功能损伤:经表皮失水率(TEWL)检测,量程0-100g/m²/h

光毒性反应:结合UVA/UVB照射评估光敏效应,辐照强度0.5-1.5J/cm²

免疫毒性标记物:IL-1α、TNF-α等炎症因子定量分析,检测限0.1pg/mL

检测范围

化妆品原料:乳化剂、防腐剂等成分的皮肤渗透性评估

农药制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的经皮吸收毒性测试

医药透皮贴剂:尼古丁、芬太尼等药物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工业化学品:苯系溶剂、重金属化合物的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纺织品助剂:偶氮染料、甲醛残留的皮肤刺激性检测

医疗器械:导管硅胶材料生物相容性验证

儿童用品:玩具涂层可迁移有害物质筛查

消毒产品:季铵盐类消毒剂累积毒性试验

纳米材料:TiO2、SiO2纳米颗粒透皮行为分析

染发产品:苯二胺类物质的致敏性定量评估

检测标准

OECD TG 428:化学品经皮吸收体外测定方法

ISO 10993-10:医疗器械刺激与致敏试验

GB/T 27818-2011:化学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方法

ASTM F719:医用材料皮肤刺激性评估规范

GB/T 21848-2008:工业化学品经皮毒性试验规程

EPA OPPTS 870.7600:农药制剂皮肤渗透测试标准

ICH S10:药品光安全性评价指南

GB/T 16886.23-2022:医疗器械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ISO 20743:抗菌产品皮肤致敏性评价

OECD TG 497:体外皮肤刺激人体重组模型

检测仪器

Franz垂直扩散池系统:模拟皮肤渗透过程,配备6-12组扩散单元,控温精度±0.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构化学物质皮肤渗透路径,Z轴分辨率0.5μm

皮肤电阻测量仪:评估表皮屏障完整性,阻抗检测范围1kΩ-1MΩ

全自动病理切片系统:制备厚度5μm组织切片用于毒性损伤评分

高通量细胞毒性分析仪: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量达96孔板/次

离体皮肤灌流装置:维持离体皮肤活性48小时,流速控制精度±0.1mL/h

多功能皮肤测试探头:同步测量TEWL、pH值及皮温参数,采样频率10Hz

微量透析采样系统:实时监测皮下组织液成分,分子截留量20kDa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量化皮肤炎症反应,血流变化检测灵敏度0.1PU

高通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代谢产物,质量精度1pp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