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电解抛光腐蚀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表面粗糙度:评估电解抛光后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具体参数包括算术平均偏差(Ra)0.01~10μm、最大高度(Rz)0.1~50μm。
表面光亮度:测量抛光后表面的反射率,采用60°入射角,具体参数包括光泽度0~1000GU、镜面反射率10%~95%。
腐蚀速率:测定材料在特定介质中的腐蚀快慢,具体参数包括均匀腐蚀速率0.001~10mm/a、点腐蚀速率0.1~100μm/h。
表面孔隙率:检测抛光层的孔隙数量与分布,具体参数包括孔隙密度1~1000个/cm²、孔隙直径0.1~10μm。
显微硬度:评估抛光后表面层的硬度变化,采用维氏硬度(HV0.1)或努氏硬度(HK0.01),具体参数包括维氏硬度100~3000HV、努氏硬度50~2000HK。
晶间腐蚀敏感性:判断材料是否易发生晶间腐蚀,具体参数包括腐蚀深度0.01~1mm、腐蚀电流密度0.1~100μA/cm²。
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腐蚀过程的电化学行为,具体参数包括开路电位(OCP)-1.5~1.5V、极化电阻(Rp)10²~10⁶Ω·cm²。
表面形貌分析:观察抛光后表面的微观结构与缺陷,具体参数包括放大倍数50~100000倍、分辨率1~10nm。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鉴定腐蚀产物的化学组成,具体参数包括元素检测限0.01%~1%、物相定性分析匹配度≥90%。
电解抛光效率:计算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去除量,具体参数包括去除速率0.1~10μm/min、电流效率10%~90%。
检测范围
不锈钢制品:如医疗器械(手术刀、植入物)、食品设备(发酵罐、输送管道),评估抛光后表面的耐蚀性与清洁度。
铝合金部件:如航空航天零件(机翼蒙皮、结构框架)、电子设备外壳,检测抛光效果与腐蚀抗性。
铜及铜合金:如电气触头、散热片、精密仪器部件,分析表面状态与腐蚀速率。
钛合金材料:如骨科植入物、化工设备(反应釜、管道),验证抛光后的耐蚀性能。
镍基合金:如高温合金叶片、化工耐腐蚀零件,评估电解抛光对腐蚀抗性的影响。
金属餐具:如不锈钢刀叉、铝制餐具,检测表面粗糙度与腐蚀产物安全性。
汽车零部件:如铝合金轮毂、不锈钢排气管,分析抛光效果与盐雾腐蚀抗性。
电子元器件:如半导体封装引线框架、金属散热片,评估表面平整度与腐蚀敏感性。
化工设备:如不锈钢反应釜、钛合金换热器,检测表面孔隙率与晶间腐蚀倾向。
医疗器械:如不锈钢手术器械、钛合金植入物,验证抛光后的表面清洁度与耐蚀性。
检测标准
ASTMA380-2021《不锈钢表面处理标准规范》:规定了电解抛光表面的粗糙度、光亮度等指标要求。
ISO1463-2017《金属材料腐蚀试验电解抛光腐蚀试验方法》:明确了腐蚀速率、孔隙率的测试步骤。
GB/T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规定了电解抛光后材料的盐雾腐蚀试验方法。
ASTMG1-2014《腐蚀试验方法的标准化推荐做法》:指导电解抛光腐蚀检测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ISO4287-20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用于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
GB/T1765-2008《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适用于涂层电解抛光后的附着力检测。
ASTMB912-2016《铝及铝合金电解抛光标准指南》:提供了铝制品电解抛光的工艺与检测要求。
ISO6507-1-2018《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用于显微硬度的测定。
GB/T18590-2001《钢铁制品电镀层孔隙率试验方法贴滤纸法》:用于检测表面孔隙率。
ASTME2015-201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材料表征的标准指南》:指导表面形貌分析的操作。
检测仪器
表面粗糙度仪:用于测量电解抛光后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可检测算术平均偏差(Ra)、最大高度(Rz)等参数,测量范围0.01~10μm,精度±5%。
光泽度计:评估抛光表面的反射率,采用60°入射角,测量范围0~1000GU,分辨率1GU,反映表面光亮度。
电化学工作站:分析腐蚀过程的电化学行为,可测定开路电位(OCP)、极化电阻(Rp)、腐蚀电流密度(Icorr),电压范围-2~2V,电流范围10pA~1A。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抛光后表面的微观结构与缺陷(如孔隙、裂纹),放大倍数50~100000倍,分辨率1nm,支持二次电子与背散射电子成像。
盐雾试验箱:模拟盐雾环境测试材料的耐蚀性,可控制温度35~50℃、盐雾浓度5%NaCl、喷雾量1~2mL/80cm²·h,用于评估盐雾腐蚀抗性。
显微硬度计:测量电解抛光层的硬度,采用维氏硬度(HV0.1)或努氏硬度(HK0.01),加载力10~1000g,精度±1%,反映表面硬度变化。
离子色谱仪:分析腐蚀产物中的离子成分(如Cl⁻、SO₄²⁻),检出限0.1ppb,分辨率1μS/cm,用于鉴定腐蚀产物组成。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表征表面形貌,分辨率0.1μm,测量范围1~1000μm,可生成表面轮廓图。
电化学阻抗谱(EIS)仪:研究腐蚀机制,频率范围10μHz~10MHz,阻抗范围10⁻²~10¹²Ω,用于分析腐蚀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重量法腐蚀速率测试仪:通过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精度0.1mg,测试时间1~1000小时,反映材料的腐蚀快慢。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稀奶油脂肪酸组成检测
下一篇:中性粒细胞浸润度评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