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相容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04  

皮肤相容性检测是评估材料或产品与皮肤接触后是否引发 adverse 反应的专业测试,涵盖刺激性、致敏性、渗透性等关键指标,是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评估材料接触皮肤后引发即时或短期刺激反应的试验,通常采用Draize法,观察红斑和水肿等级,评分范围0~4分(0为无反应,4为严重反应)。

皮肤致敏试验:检测材料引发迟发性变态反应的潜力,常用豚鼠最大化试验(GMPT)或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LLNA法以增殖指数(PI)≥1.6为致敏阳性判定标准。

皮肤光毒性试验:评估材料经紫外线照射后引发皮肤光毒性反应的试验,采用UVA(320~400nm)和UVB(280~320nm)照射,观察红斑和水肿,评分范围0~4分。

皮肤光致敏试验:检测材料经光照后引发过敏反应的潜力,采用光接触致敏试验(PCMT),观察光照后皮肤反应,评分标准参考Draize法。

皮肤色素沉着试验:评估材料接触后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程度,采用色度仪测量L值(亮度),L值降低表示色素沉着加重,测量范围0~100(0为黑色,100为白色)。

皮肤屏障功能测试(TEWL):测量皮肤经皮水分流失量,反映皮肤屏障完整性,采用开放腔室法,检测范围0~50g/(m²·h),精度±1g/(m²·h)。

皮肤含水量测试:评估材料对皮肤水分的影响,采用电容法,测量范围0~100AU(arbitrary unit),分辨率1AU,数值越高表示含水量越高。

皮肤pH值测试:检测材料接触后皮肤pH值的变化,采用皮肤pH计,测量范围3.5~8.5,精度±0.1pH单位,正常皮肤pH值约4.5~5.5。

皮肤红斑指数测试:量化皮肤红斑(发红)程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或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范围0~100,数值越高表示红斑越严重。

皮肤弹性测试:评估材料对皮肤弹性的影响,采用弹性测试仪,测量参数包括弹性系数(R2)、净弹性(R5),R2范围0~1(1为完全弹性)。

皮肤角质层厚度测量:采用超声或光学方法测量角质层厚度,超声法分辨率≥10μm,光学法(如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5μm。

皮肤经皮吸收试验:模拟化学物质经皮肤渗透过程,采用Franz扩散池,接收池体积1~10ml,搅拌速度100~500rpm,温度32±1℃,计算渗透速率(Jss)。

检测范围

化妆品:包括面霜、乳液、粉底液、口红等面部及身体用化妆品,评估长期接触的皮肤相容性。

护肤品:如保湿乳、防晒霜、面膜等,重点检测刺激性和屏障功能影响。

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敷贴、导管、手术缝线、假肢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器械,需符合生物学评价要求。

外用药物:如软膏、凝胶、酊剂等外用药物制剂,评估药物成分对皮肤的刺激和致敏性。

纺织材料:如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等,检测染料、整理剂等对皮肤的刺激或致敏反应。

皮革制品:如皮鞋、皮带、手套等,评估皮革鞣剂、涂饰剂等与皮肤接触的相容性。

橡胶制品:如医用手套、密封圈、运动鞋底等,检测橡胶添加剂(如硫化剂)的皮肤刺激性。

胶粘剂:如医用胶带、贴剂、标签胶等,评估胶粘剂成分对皮肤的黏附性和刺激性。

金属制品:如首饰、手表、皮带扣等,检测金属离子(如镍、铬)的释放量及皮肤致敏性。

塑料包装材料:如食品包装膜、化妆品瓶、玩具塑料部件等,评估迁移物质对皮肤的影响。

外用消毒产品:如消毒湿巾、免洗凝胶、酒精棉片等,检测消毒成分(如乙醇、氯己定)的皮肤刺激性。

卫生用品:如卫生巾、纸尿裤、卫生棉条等,评估表层材料对会阴部皮肤的相容性。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规定了医疗器械皮肤刺激和致敏试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T 16886.10-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等效采用ISO 10993-10,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皮肤相容性检测。

ASTM E1903-18 JianCe Guide for Skin Sensitization Testing:提供皮肤致敏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解释指南。

ISO 2013-1:2019 化妆品 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第1部分:离体皮肤模型试验:采用重建人表皮模型评估化妆品的皮肤刺激性。

GB 7919-1987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规定了化妆品皮肤刺激性、致敏性等指标的测试程序。

ASTM F2381-09(2019) JianCe Test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Skin Irritation Potential Using a Reconstructed Human Epidermis Model:采用离体皮肤模型测试材料的皮肤刺激潜力。

ISO 10993-23:202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3部分:皮肤刺激试验的离体模型: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离体皮肤刺激试验。

GB/T 21655.1-2008 纺织品 皮肤刺激性的评价 第1部分:斑贴试验:采用斑贴法评估纺织品对皮肤的刺激性。

ISO 10993-12:201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规定了皮肤相容性检测样品的制备方法。

GB/T 18670-2002 化妆品分类:明确化妆品的分类,为皮肤相容性检测提供范围依据。

检测仪器

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系统:用于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中红斑和水肿的等级评定,采用标准化评分量表(0~4分),确保不同观察者结果一致性。

皮肤致敏试验用豚鼠饲养装置:提供可控环境条件(温度20~25℃,湿度40%~60%,光照周期12h/12h),用于豚鼠最大化试验(GMPT)的动物饲养。

皮肤光毒性试验用紫外线灯:发射UVA(320~400nm)和UVB(280~320nm)紫外线,辐照强度0.5~5mW/cm²,用于模拟日光照射条件。

皮肤屏障功能测试仪(TEWL仪):采用开放腔室法测量经皮水分流失量,检测范围0~50g/(m²·h),精度±1g/(m²·h),用于评估皮肤屏障完整性。

皮肤含水量测试仪:采用电容法测量角质层含水量,测量范围0~100AU,分辨率1AU,数值越高表示含水量越高。

皮肤pH计:专门用于测量皮肤表面pH值,测量范围3.5~8.5,精度±0.1pH单位,正常皮肤pH值约4.5~5.5。

皮肤红斑指数仪: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皮肤红斑程度,测量范围0~100,数值越高表示红斑越严重,用于量化刺激反应。

皮肤弹性测试仪:采用吸力和拉伸原理测量皮肤弹性,参数包括弹性系数(R2)、净弹性(R5),R2范围0~1(1为完全弹性)。

皮肤角质层厚度测量仪: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或超声技术,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5μm,超声法分辨率≥10μm,用于测量角质层厚度变化。

Franz扩散池系统:用于皮肤经皮吸收试验,包括供给池(接触皮肤样品)、接收池(收集渗透物质),接收池体积1~10ml,搅拌速度100~500rpm,温度32±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