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2  

吸气剂检测围绕其气体吸附能力、热稳定性、成分纯度等关键指标展开,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评估其在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性能,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气体吸附容量:测定吸气剂在25℃、1atm条件下对H2、O2、CO2等目标气体的最大吸附量,反映其气体去除能力,测量范围0.1~100mL/g,重复性误差≤5%。

吸附速率:评估吸气剂对目标气体的吸附快慢,以单位时间内的吸附量表示,测试条件25℃、1atm,测量范围0.01~10mL/(g·min),分辨率0.001mL/(g·min)。

热稳定性:通过加热样品并记录质量变化,判断吸气剂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温度范围室温~1500℃,升温速率1~20℃/min,质量分辨率0.1μg,可识别热分解温度。

成分分析:确定吸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或光谱分析方法,检测限0.1%(质量分数),元素覆盖范围Na~U,可识别晶体相组成。

比表面积:采用BET法测定吸气剂的比表面积,反映其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测量范围0.1~1000m²/g,相对误差≤2%,是评估吸附性能的关键参数。

孔隙结构:分析吸气剂的孔隙尺寸分布和孔隙体积,采用BJH法或压汞法,孔隙尺寸范围0.3~1000nm,体积分辨率0.01cm³/g,影响气体扩散速率。

活化温度:确定吸气剂达到最佳吸附性能所需的最低加热温度,测试条件为惰性气体氛围,升温速率5℃/min,检测范围100~800℃,精度±5℃。

残余气体含量:检测吸气剂活化后或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残余气体成分及含量,采用质谱法,检测限1×10⁻⁹Pa,质量范围1~200amu,可实时监测气体组成。

机械强度:评估吸气剂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采用万能试验机,力值范围0~1000N,精度1%,试样尺寸Φ10×10mm,确保使用过程中不破碎。

长期稳定性: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测试吸气剂在1~12个月存放或使用后的吸附性能保持率,性能保持率≥80%为合格,反映其使用寿命。

检测范围

电子器件用吸气剂:用于真空电子管、半导体封装、液晶显示器件,去除内部残余气体,防止电极氧化,检测其在高温下的吸附性能。

航空航天用吸气剂:应用于卫星推进系统、太空望远镜、载人飞船,去除舱内有害气体,检测其在高真空、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

光学仪器用吸气剂:用于激光谐振腔、高真空相机、天文望远镜,防止光学元件污染,检测其对水蒸气、有机物的吸附能力。

电力设备用吸气剂:用于高压开关、电容器、变压器,去除绝缘介质中的气体杂质,检测其对H2、O2的吸附速率。

医疗设备用吸气剂:用于真空采血器、麻醉机、血液透析机,维持内部真空环境,检测其对CO2、O2的吸附容量。

能源领域用吸气剂:用于燃料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去除电解质中的气体杂质,检测其对H2、CO的吸附性能。

金属加工用吸气剂:用于真空冶炼、焊接保护、金属粉末制备,防止金属氧化,检测其对O2、N2的吸附能力。

化工设备用吸气剂:用于反应釜、气体纯化装置、催化剂载体,去除反应体系中的杂质气体,检测其对SO2、NOx的吸附容量。

汽车行业用吸气剂:用于燃油系统、空调制冷剂、尾气处理装置,去除燃油中的水分,检测其对水蒸气、HC的吸附速率。

科研仪器用吸气剂:用于质谱仪、电子显微镜、粒子加速器,维持内部高真空环境,检测其对多种气体的综合吸附性能。

检测标准

ASTM F1110-20:吸气剂气体吸附容量测试方法,规定静态容量法测定H2、O2等气体的吸附容量。

ISO 14644-8:2019: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 第8部分:气体吸附材料测试,规范吸气剂在洁净室中的性能要求。

GB/T 38082-2019:电子器件用吸气剂性能测试方法,适用于电子器件中吸气剂的吸附容量、活化温度测试。

GB/T 25195-2010:航空航天用吸气剂技术要求,规定航空航天用吸气剂的热稳定性、残余气体含量指标。

ASTM E1464-19:热重分析法测定材料热稳定性,评估吸气剂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ISO 9277-2010: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采用BET法测定吸气剂比表面积。

GB/T 19587-201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适用于吸气剂比表面积测定。

GB/T 37968-2019:吸气剂用锆铝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规定Zr、Al等元素的测定方法。

ASTM F1295-20:吸气剂活化温度测试方法,采用热重分析测定活化温度。

ISO 15901-1:2005:压汞法测定孔隙尺寸分布和孔隙体积 第1部分:总则,用于吸气剂孔隙结构测试。

检测仪器

气体吸附仪:采用静态容量法,测定吸气剂对目标气体的吸附容量和速率,测量范围0.1~1000mL/g,分辨率0.01mL/g,温度控制-196℃~300℃。

热重分析仪:记录吸气剂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评估热稳定性,温度范围室温~1500℃,升温速率1~20℃/min,质量分辨率0.1μg。

X射线衍射仪:分析吸气剂的晶体结构和成分纯度,Cu靶X射线源,检测限0.1%(质量分数),角度分辨率0.001°。

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结合BET法和BJH法,测定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比表面积范围0.1~1000m²/g,孔隙尺寸0.3~1000nm。

残余气体分析仪:采用四极杆质谱技术,检测残余气体成分及含量,检测限1×10⁻⁹Pa,质量范围1~200amu,实时监测气体组成。

万能试验机:测试吸气剂的机械强度,力值范围0~1000N,精度1%,支持位移和力值同步测量。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评估活化温度和热效应,温度范围-150℃~500℃,升温速率1~10℃/min。

压汞孔隙度仪:采用压汞法测定孔隙尺寸分布,压力范围0.1~400MPa,孔隙尺寸0.003~1000μm,体积分辨率0.01cm³/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吸气剂中Zr、Al等元素含量,检测限0.01mg/kg,元素覆盖Li~U,线性范围宽。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气剂的表面形貌和颗粒尺寸,分辨率1nm,放大倍数10~100000倍,可配合能谱仪进行元素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吸气阀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