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14 16:12:18
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是一个有关锆铝吸气剂的行业标准,其中涉及了一些关键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下是该规范中提到的主要内容:
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分析: 主要检测锆、铝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
- 物理性质检测: 包括粒度分布、密度以及吸气率等物理性质的检测。
- 机械性能测试: 如强度和硬度等指标的测试,确保产品的实际应用性能。
- 纯度和杂质检测: 确定锆铝吸气剂的纯度和其中杂质含量。
- 化学分析法: 采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如光谱分析法等。
- 物理检测法: 使用专用的测量仪器进行物理性质的检测,如密度计和粒度分析仪等。
- 机械试验方法: 采用专用的机械测试设备测定强度和硬度。
- 净化处理法: 制备样品以进行杂质检测。
- 锆铝合金吸气剂: 适用于各种工业和科研领域的真空环境。
- 混合型吸气剂: 包含锆和铝的混合物,适合固定频率下的使用。
- 特殊用途吸气剂: 为特定应用领域设计的专用吸气剂。
这些项目和方法的一致性确保了锆铝吸气剂的质量和在不同应用中的可靠性。
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锆铝吸气剂规范
标准号:SJ 20670-1998
标准类别:电子行业标准(SJ)
发布日期:1998-03-11
实施日期:1998-05-01
标准状态:现行
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的简介
SJ20670-1998锆铝吸气剂规范SJ20670-1998
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71
SJ 20670 - 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
Spevification for Zr - Al getters1998-03-11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锆铝吸气剂规范
SpecificationforZr-Algetters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 20670 - 1998
本规范规定了非蒸散锆铝吸气剂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及交货准备。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管、电光源、吸气泵等器件所用的锆铝吸气剂。1.3分类
吸气剂类别及型号命名应符合GB4965规定。2引用文件
GB496585吸气剂分类及型号命名方法GB9506.1一88吸气剂性能测试方法通则GB9506.8一88非蒸散型吸气剂吸气性能测试方法GB9506.988吸气剂装载量测试方法GB9506.10一88吸气剂压制或烧结牢固度测试方法GB9506.11-88吸气剂支架焊接强度的测试方法GJB179A96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的产品。3.2产品形状和结构
产品按形状分为环状,碟状和带状,如图1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1发布1998 -05 - 01 实施
KAOKAca-
3.3产品型号及外形尺寸
SI 20670 —— 1998
图1形状结构示意图
产品型号及外形尺寸分别见表1、表2和表3。表1环状吸气剂
z12U1150x
Z1UCS0X
Z12C100X
75J22Q
78130Q
78J60Q
外径 (D)
5.2 ± 0.1
11.00 ±0.15
11.5 ± 0.5
长度(L)
10.0±0.5
内径(d)
6.80 ± 0.15
2碟状吸气剂
宽度(6)
5.6 ± 0.3
表3带状吸气剂
带宽(C)
4.5 ±0.1
4.5 ±0.1
高度 (h)
0.6 ± 0.1
1.10±0.15
1.20 ±0.15
高度(h))
支架长度 (t)
10.0±0.2
15.0±0.2
圆坑直径(4)
7.1 ±0.3
粉宽(D)
4.0 ± 0.1
5.5 ±0.1
3.4外观
SJ 20670 -- 1998
吸气剂表面不应有油污、擦伤及夹杂物。粉层表面应均匀。3.5装载量
吸气剂装载量应符合表4要求。
表4吸气剂装载量
Z11U100I
ZUUIO0X
Z12U150X
Z10C50X
Z12C100X
Z5J220
28J30Q
28J600
3.6压制牢固度
装载量
mg/cn?
装载量允许偏差
吸气剂载料应压制牢固,经牢固度试验后,失重量应小于粉重的0.3%。3.7支架的焊接强度
吸气剂支架焊接强度按GB9506.11所规定的角度弯曲后不应脱落。3.8吸气性能
各种形状吸气剂的吸气性能曲线与附录A(补充件)中给出的典型吸气性能曲线相比,其对应值的下降量不大于20%。
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责任
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工级鉴定机构有权对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日进行检查。4.1.1合格责任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规范第3章和第5章的所有要求,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验收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致性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受有缺陷的产品。4.2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捡验分为:
HTTKAONKAca-
a,鉴定检验;
b.质量一致性检验。
4.3检验条件
SJ 20670 --- 1998
除另有规定外,应按CB9506.1的规定进行各种检验。4.4鉴定检验
4.4.1鉴定检验应在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试验室内进行,检验样品应为由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生产的产品。
4.4.2鉴定检验的样品应从一个生产流程中随机抽取。4.4.3鉴定检验的项目、检验顺序,受检样品数及允许不合格品数按表5进行。表5鉴定检验
分组序号
检验项目
外形尺寸
压制牢固度
支架焊接强度
装载量
吸气性能
要求的章条号
,受试样品数量(1)
试验的章条号
注:1组试验合格后的样品继续做2组试验,3组试验单独抽取。4.4.4不合格
不合格品数超过表5中给出的允许不合格品数将拒绝给予鉴定批准。4.4.5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充许不含格数
为了保持合格资格,承制方应每隔两年向合格鉴定单位呈交一份质量一致性检验报告。检验应该采用在此期间生产的同一种型号的样品进行。4.5质量-致性检验
4.5.1检验批
一个检验批应由相同设计的、在同条件下(相同材料、相同工艺)制造的和一次提交验收的金部产品组成。
4.5.2检验项目
质量致性检验按表6规定进行。
表6质量--致性检验
检验项目
外形尺
压制牢固度
支架焊接强度
每年一次)装载划
要求的章条号
捡验方法的章条号
4.5.3抽样
SJ 20670 - 1998
A组、C组检验按 GIR 179A,特殊检查水平为 S-1,可接收质量水平(AOL)为 2.5,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进行。
B组检验抽样在一个检验批中随机抽取二个样品(带状产品截取50mm)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
4.5,3 不合格
如果个检验批被拒收,承制方可将该批产品取回进行返工,以排除缺陷或剔除不合格品,再重新提交检验,重新提交批应与新批分开,并应明确标明是重新提交批。4.6检验方法
4.6.1产品的外形尺寸,用精度为0.02mm的卡尺检验。4.6.2产品的外观,用目测检查。4.6.3产品的装载量按 GB 9506.9 进行测定。4.6.4产品载料压制牢固度按CB9506.10进行测定。4.6.5产品支架焊接强度按GB9506.11进行测定。4.6.6产品的吸气性能,根据表7所列的激活条件,按CB9506.8进行测定。表7推荐的激活条件
温度范围
最大起始压强
750~800°℃
800-850%
4.6.7产品的包装用目视检查,并符合本规范的规定。5交货准备
5.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00 ~ 950℃
5.1.1产品应封装于密封的充有干燥氮气或放有干燥硅胶的铁罐(铁盒)中,其上标明:品,承制方名称,代号:
b.产品名称;
c.产品型号、批号;
d.产品数量(长度);
e.包装日期。
5.1.2运输时应将封装好的产品装人一定强度的外包装容器中,周围充填防震物质,然后钉牢、固紧。外包装上应注明:a.承制方名称、代号
b.产品名称;
心.产品数量(长度):
d.防潮、防火、轻放的标志及字样5.1.3包装籍内应附有质量保证书,并注明:a.承制方名称、代号;
TTKAONKAca-
b,产品名称、型号及批号:
c.产品数量;
SJ 20670 — 1998
d检验结果、检验员代号及检验部门印记:e.本规范名称及编号:
t.生产日期、有效日期。
5.1.4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受潮和烈碰撞,并远离高温和火源等。5本产品的有效期为一年;开封后,应避免在大气中暴露,存放在干燥的大气中不得5.1.5
超过24h。
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本规范规定的产品预定用于电子管、电光源及吸气泵等。6.2订货文件内容
a.本规范的名称和编号;
b.产品型号。
—6→
SJ 20670 -- 1998
附录A
各种形状吸气剂的典型吸气性能曲线(补充件)
试验气体
吸气剂上恒定乐力
试验流导(25~200'℃)
200℃
试验气体
8x10\Pa
100cmls-1
吸气量(×133Pacan/cm*)
吸气剂上恒定压力
4×104pa
试验流导(25~200℃)10cim’s(300~400℃)± 40cms
吸气用(×133Pacm/cm)
图A1环状,碟状吸气剂
TTKAONKAa-
附加说明:
SJ 20670 — 1998
试验气体
吸气剂上定压力
8x10-pa
试验流导(25~200℃)100cm’s1C
吸气量(×133Pacm/em)
试验气体
吸气剂上恒定压力
4×10-pa
(25~200℃)10cms
试验流导
(300~400℃) 40cm’s-
:吸气量(x133Pacm/cm)
图A2带状吸所剂
本规范由中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间。本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国营第七四厂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晓英、魏海宁,计划项目代号:B65008。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SJ 20670-1998 锆铝吸气剂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