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原料致敏性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3  

本检测针对非转基因原料的致敏性进行系统性分析,涵盖蛋白质含量测定、过敏原残留检测和DNA序列验证等核心项目。检测要点包括高灵敏度参数设定、标准合规性评估以及仪器精确功能应用,确保原料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蛋白质含量检测:测定原料中蛋白质总量以评估潜在致敏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凯氏定氮法,检出限0.001mg/g,测量范围0.01-100%。

特定过敏原蛋白检测:识别如花生或大豆等特定致敏蛋白。具体检测参数采用ELISA方法,灵敏度1ppm,定量限0.1μg/g。

DNA提取与分析:确认非转基因状态和过敏原相关基因。具体检测参数包括PCR扩增,检出限10拷贝,循环数35-40。

过敏原残留量测定:分析加工后残留致敏成分。具体检测参数涉及LC-MS/MS技术,定量限0.05μg/g,回收率85-115%。

蛋白酶活性评估:测量原料中酶活性以推断致敏风险。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酶活性单位U/mg,反应温度37°C,pH范围6.0-8.0。

交叉污染模拟:评估生产过程中致敏物转移风险。具体检测参数设置阈值0.01%,接触时间1-24小时。

过敏原稳定性测试:分析温度湿度条件下致敏性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热稳定性50-100°C,湿度控制30-90%RH。

免疫印迹验证:确认特定蛋白身份和纯度。具体检测参数采用Western blot,分辨率1ng,转移电压100V。

细胞毒性筛查:评估原料对体外细胞的毒性效应。具体检测参数包括MTT法,LD50值计算,暴露时间24-72小时。

皮肤刺激模拟:模拟人体接触致敏反应。具体检测参数采用离体皮肤模型,Draize评分标准,接触剂量0.1-10mg/cm²。

致敏原半定量分析:粗略估计致敏物浓度等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斑点杂交法,分级标准低中高,检出限5μg/mL。

过敏原降解产物检测:识别加工后致敏物分解物。具体检测参数采用HPLC-UV,波长280nm,保留时间5-20分钟。

检测范围

谷物原料:非转基因小麦玉米等用于食品加工。

豆类制品:大豆花生等原料在素食产品中应用。

坚果产品:杏仁核桃等作为零食或添加剂。

乳制品原料:牛奶奶酪等乳源成分在配方食品。

海鲜成分:鱼虾等水产在罐头或冻品中使用。

水果提取物:草莓芒果等果汁或浓缩物。

蔬菜成分:西红柿芹菜等新鲜或干燥原料。

香料添加剂:香草味精等调味品在烹饪产品。

婴儿食品原料:奶粉谷物等婴幼儿配方成分。

化妆品天然成分:植物提取物在护肤产品中应用。

饲料原料:非转基因谷物在动物饲料中使用。

生物制药辅料:植物源成分在药品载体中应用。

检测标准

依据ISO 21571食品中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

GB/T 19495转基因产品定性PCR检测标准。

AOAC Official Method 2014.25过敏原残留分析。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食品致敏原标签要求。

Codex Alimentarius CAC/GL 45食品安全标准。

EN ISO 17025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ASTM F2579食品包装材料迁移测试规范。

EU Regulation (EC) No 1829/2003转基因食品标签规定。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定量过敏原蛋白成分。具体功能包括梯度洗脱系统,流动相流速0.1-5mL/min。

质谱仪:高灵敏度检测分子量以识别致敏物。具体功能包括串联质谱模式,质量范围50-2000Da。

PCR扩增仪:扩增DNA序列验证非转基因状态。具体功能包括热循环程序,温度精度±0.1°C。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仪:筛查特定过敏原蛋白。具体功能包括微孔板读取,吸光度范围0-4OD。

电泳设备:分离蛋白组分评估纯度。具体功能包括凝胶电泳,电压设置50-200V。

离心机:样品制备分离细胞或蛋白。具体功能包括转速控制1000-15000rpm。

恒温培养箱:控制反应条件进行稳定性测试。具体功能包括温度范围20-60°C,均匀度±1°C。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