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吸附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4  

湿性吸附检测是针对液体吸附剂去除气体或液体中目标物质能力的专业测试,主要评估吸附容量、速率、选择性、再生性能及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为吸附材料研发、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吸附容量:在恒定温度和浓度下,单位质量或体积吸附剂对目标物质的最大吸附量,测量范围0.1~1000mg/g(或mL/g),测试精度2%。

动态吸附容量:在连续流动体系中,吸附剂达到穿透点(出口浓度为入口浓度5%)时的吸附量,测量范围1~500mg/g,流速控制精度1mL/min。

吸附速率常数:描述吸附过程快慢的动力学参数,采用准一级或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计算范围0.001~100min⁻,拟合度R≥0.95。

选择性系数:吸附剂对目标物质与共存干扰物质的吸附量比值,评估分离效果,测量范围1~1000,浓度比控制精度5%。

再生效率:吸附剂经再生(如加热、解吸)后恢复的吸附容量百分比,测试次数3~5次,再生效率≥80%为合格,温度控制精度5℃。

吸附等温线:平衡时吸附量与目标物质浓度关系曲线,采用Langmuir或Freundlich模型拟合,浓度范围1~1000mg/L(或ppm),温度控制精度0.5℃。

解吸率:再生过程中释放的目标物质占吸附总量的百分比,解吸温度25~200℃,解吸时间1~24h,测试精度3%。

稳定性:吸附剂经5~20次吸附-再生循环后的性能保持率,性能下降率≤10%为合格,循环条件(温度、浓度)恒定。

扩散系数:目标物质在吸附剂内部的扩散速率,采用颗粒内扩散模型计算,范围110⁻~110⁻⁸m/s,计算误差≤10%。

水吸附量:吸附剂对水分的吸附能力,评估湿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测量范围0.1~50wt%,相对湿度控制精度2%。

穿透时间:动态吸附中出口浓度达到入口浓度5%的时间,评估吸附柱使用寿命,测量范围1~1000min,时间记录精度0.1min。

分配系数:平衡时目标物质在吸附剂与液相中的浓度比值,评估吸附亲和力,范围1~10000mL/g,浓度测量精度1%。

检测范围

VOCs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等,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室内空气净化。

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如离子交换树脂、生物炭等,用于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

有机污染物吸附材料:如聚苯乙烯树脂、壳聚糖衍生物等,用于印染废水、制药废水处理。

气体吸附材料:如硅胶、活性氧化铝等,用于天然气脱水、工业气体(如CO₂、H₂S)净化。

食品级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硅藻土等,用于食品饮料脱色、除臭、去除有害杂质(如黄曲霉毒素)。

医疗用吸附材料:如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等,用于血液净化(如血液灌流)、药物残留去除。

催化剂载体吸附材料:如氧化铝、silica等,用于负载催化剂(如贵金属、金属氧化物),提高催化效率。

电子工业吸附材料:如高纯度硅胶、分子筛等,用于电子元件(如半导体、电池)生产中的水分、杂质去除。

农业用吸附材料:如膨润土、沸石等,用于土壤改良(如吸附重金属、农药残留)、肥料缓释。

环保用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纤维毡、吸附树脂柱等,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回收。

气体分离吸附材料:如膜吸附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等,用于CO₂/H₂、N₂/O₂等气体分离。

储能用吸附材料:如活性炭、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等,用于储能设备中的离子吸附、电荷存储。

检测标准

ASTMD5228-20:静态吸附容量测试方法(适用于液体吸附剂)。

ASTMD6331-19:动态吸附穿透曲线测试标准(用于气体或液体体系)。

ISO17091-2014:吸附材料的静态吸附性能测定(气体吸附)。

ISO20260-2019:液体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容量测试方法。

GB/T14853.1-2010:活性炭吸附性能试验第1部分:静态吸附容量(苯蒸气法)。

GB/T32573-2016:分子筛静态水吸附容量试验方法。

GB/T23955-2009: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选择性系数测定方法。

GB/T12496.10-2015: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吸附苯酚值的测定。

HJ584-2010: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用于评价吸附材料对苯系物的吸附性能)。

JISK1474-2014:离子交换树脂的静态吸附容量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静态吸附仪:用于测定静态吸附容量,通过称量吸附前后吸附剂质量变化或分析液相/气相浓度变化,温度控制精度0.5℃,湿度控制精度2%。

动态吸附柱系统:用于测试动态吸附容量和穿透时间,由储液罐、蠕动泵(流速控制精度1mL/min)、吸附柱(规格φ10~50mm,高度100~500mm)、检测器(如UV-Vis、GC)组成,可模拟工业连续流动体系。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用于测定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BET法,测量范围0.1~10000m/g)、孔径分布(BJH法,范围0.3~500nm),评估孔隙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分析吸附前后气相中目标物质(如VOCs、H₂S)的浓度,定量检测吸附量,检测限≤0.1ppm,分辨率≥10000。

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析液相体系中目标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采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检测限≤0.01mg/L,测量精度1%。

热重分析仪(TGA):用于测定吸附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再生温度,记录吸附剂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精度0.01mg),温度范围25~1000℃,升温速率1~20℃/min。

离子色谱仪(IC):用于测定液相中离子型目标物质(如Cl⁻、Pb⁺)的浓度,检测限≤0.1ppb,线性范围≥10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快速测定液相中目标物质(如染料、苯酚)的浓度,基于朗伯-比尔定律,波长范围190~1100nm,吸光度精度0.001AU。

自动电位滴定仪:用于测定吸附剂的离子交换容量(如阳离子交换容量、阴离子交换容量),滴定精度0.01mL,终点判断误差≤0.1pH。

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模拟不同湿度环境下的吸附性能测试,相对湿度控制范围10%~90%,精度2%,温度范围20~50℃。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