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通孔电特性验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5  

硅通孔电特性验证检测聚焦半导体三维封装核心结构,评估导电层互联性能及绝缘可靠性。关键检测指标涵盖电阻分布、电流承载能力、介质层击穿强度及信号完整性参数,确保垂直互连结构在高温高频应用下的电学稳定性。严格依据微电子封装工艺规范执行测试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通孔电阻分布测试:测量单个通孔及阵列的直流电阻值,检测参数包含阻值范围1mΩ~10Ω,偏差率±5%

漏电流特性分析:评估介质层绝缘性能,检测参数设定偏压0-50V,漏电流分辨率0.1pA

电流承载能力验证:测定通孔结构最大载流密度,检测参数包含持续电流0-5A,温升ΔT≤10℃

介电强度试验:验证介质层耐压特性,检测参数采用直流击穿电压0-500V,升压速率10V/s

电容特性测量:分析信号传输寄生效应,检测参数频率范围1kHz-1MHz,电容精度±0.1pF

电感参数量化:评估高频阻抗特性,检测参数包含自感/互感测量,频率范围100MHz-40GHz

阶梯覆盖率检测:确认导电层均匀性,检测参数设定膜厚测量精度±5nm,角度偏差±0.5°

界面粘附强度测试:评估金属-介质层结合力,检测参数采用剪切力范围0-50kgf,分辨率0.01N

热循环可靠性验证:模拟工况下的电学稳定性,检测参数设定温度循环-55℃~150℃,循环次数>500次

电迁移失效分析:测定电流负载寿命,检测参数包含电流密度>106A/cm²,失效判定电阻偏移≥10%

检测范围

硅中介层互连结构:晶圆级三维集成中的垂直导电通道

2.5D封装基板:高频信号传输用硅转接板内微孔阵列

存储器堆叠模块:3D NAND闪存中的电荷传输通道

传感器集成系统:MEMS器件与ASIC间的信号通路

功率器件封装:IGBT模块散热通孔导电结构

射频前端模组:毫米波天线阵列馈电网络

光电混合集成:硅光芯片激光耦合通道

先进处理器封装:多芯片异构集成互连结构

车规级控制单元:高温环境用可靠互连通道

航天电子系统:抗辐照加固通孔结构

检测标准

SEMI MF1521-1107硅通孔电阻测试规范

JEDEC JESD22-A108C温度循环可靠性标准

IEC 62047-21微电子器件界面强度测试方法

GB/T 4937-2019半导体器件机械和环境试验方法

ASTM F76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测试规程

IPC TM-650 2.6.25通孔电流承载能力测试

ISO 16790聚合物基介电材料击穿强度测定

检测仪器

四探针测试系统:接触电阻测量,支持四点法电阻检测,分辨率0.1mΩ

高精度参数分析仪:电学特性综合测试,具备100MHz-40GHz阻抗分析功能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构形貌观测,配备能谱仪实现元素成分分析

热机械分析仪:界面可靠性验证,温度控制范围-70℃~500℃

原子力显微镜:表面特性表征,垂直分辨率0.1nm,支持导电模式测量

高电流源测量单元:电迁移测试,电流输出范围0-100A,电压监测精度±0.5%

红外热成像仪:局部温升监测,热灵敏度≤0.03℃,空间分辨率15μ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