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重力相变观测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2  

微重力相变观测检测重点关注在减重力环境下材料相变过程的量化分析,包括温度变化、形态演变、界面动力学等核心参数的精确测量。检测要点涵盖相变起始点、热力学特性、流体行为及结晶结构的可重复性评估,确保数据在航天材料科学和流体力学研究中的科学有效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相变起始温度检测:测定材料在微重力下固态到液态或反之转变的温度阈值。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熔点范围±0.5℃,加热速率1-10℃/min。

相变焓值测量:量化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能量变化精度±1J/g,扫描速率0.5-20℃/min。

密度梯度分析:监测微重力下材料密度随相变的分布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密度分辨率0.001g/cm³,空间尺度0.1-100mm。

表面张力观测:评估液-气界面在相变中的张力行为。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张力测量范围10-1000mN/m,误差±0.1mN/m。

热导率变化监测:记录相变期间材料导热性能的波动。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热导率精度±5%,温度范围-50~500℃。

凝固过程记录:可视化并量化液态材料在微重力下的固化动态。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凝固速率0.1-10mm/s,温度分辨率0.1℃。

晶体生长形态分析:描述晶体形成的大小、形状和取向演变。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晶体尺寸0.1-100μm,生长角度误差±0.5°。

气泡形成动力学:研究微重力下气体析出和气泡行为的参数。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气泡直径0.01-1mm,生成频率1-100Hz。

界面迁移速率测定:测量相变界面在材料内部的移动速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速率范围0.01-10mm/s,位置精度±0.01mm。

相分离行为评估:分析多组分材料在微重力下的组分分离过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分离尺度0.1-10μm,组分浓度精度±0.1%.

膨胀系数检测:量化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系数范围1-100×10⁻⁶/K,温度稳定性±0.2℃。

粘度变化监测:记录液态材料在相变前后的流动阻力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粘度测量0.1-1000mPa·s,剪切速率0.1-1000s⁻¹。

检测范围

航天器热控材料:用于卫星和空间站温度调节系统的相变材料组件。

空间实验流体样本:涉及微重力下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液体模型。

生物医药结晶样本: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中药物晶体生长的测试样本。

金属合金凝固材料:航天发动机部件用合金的凝固过程监测。

聚合物复合材料:轻量化航天结构材料的相变行为评估。

燃料存储系统材料:空间飞行器燃料在微重力下的相稳定性分析。

半导体晶体生长基材:用于空间制造的半导体单晶生长过程控制。

纳米材料合成样本:微重力下纳米颗粒形成的相变特征研究。

低温推进剂材料:火箭推进剂在极端温度下的相变参数检测。

地质模拟熔融样本:模拟行星地核形成过程的熔岩相变观测。

环境控制流体:空间舱内温控流体的相变性能验证。

食品加工材料:微重力环境下食品保鲜材料的相变特性测试。

检测标准

ISO 11357塑料热分析方法标准。

ASTM E1269热物理性能测试通用规范。

GB/T 194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标准。

ISO 22007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定方法。

ASTM D971界面张力测试标准规程。

GB/T 10297非金属固体材料热导率测试方法。

ISO 8130粉末涂料凝固过程评估标准。

ASTM E228线性热膨胀系数测试方法。

GB/T 22315金属材料密度测定规范。

ISO 3219聚合物熔体粘度测量标准。

检测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材料相变过程中的热流变化和温度特性。具体功能包括热量检测精度±0.1μW,温度范围-180℃~700℃。

高速摄像系统:记录微重力下相变动态的实时图像。具体功能包括帧速率1000-10000fps,空间分辨率1μm。

激光干涉仪:分析相变引起的密度和折射率梯度变化。具体功能包括波长精度±0.1nm,位移测量范围0.001-10mm。

热重分析仪:监测相变期间的质量损失或增益。具体功能包括质量灵敏度0.1μg,温度控制±0.2℃。

微重力模拟离心机:模拟航天环境的减重力条件进行相变实验。具体功能包括重力水平0.01-1g,旋转速度0.1-100rpm。

粘度计:量化液态材料在相变前后的流动特性变化。具体功能包括粘度范围0.1-10000mPa·s,温度稳定性±0.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