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0538
微重力环境模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加速度场均匀性检测:评估模拟装置产生的微重力加速度场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不同位置加速度偏差≤0.1μg(1μg=9.8m/s²),测量分辨率0.01μg。
微流星防护效能检测:测试防护装置对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撞击的防护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质量损失率≤0.1mg/cm²,剩余结构强度≥原强度的80%。
流体管理特性检测:分析液体在微重力下的表面张力、润湿角及流动行为,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表面张力测量精度±0.01N/m,接触角分辨率0.1°,流速测量范围0.1~10cm/s。
材料力学性能变化检测:研究长期微重力环境对材料拉伸、压缩、疲劳等性能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应力测量精度±1MPa,应变分辨率0.01%,循环加载次数≥10⁶次。
热控系统稳定性检测:验证热控装置在微重力下的温度均匀性与散热效率,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波动范围±0.5℃,热流密度测量精度±0.1W/cm²。
辐射屏蔽效能检测:评估屏蔽材料对空间辐射(如质子、电子)的衰减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辐射透射率测量精度±0.5%,屏蔽厚度偏差≤0.1mm。
生物效应评估检测:分析微重力对微生物、细胞及植物的生长代谢影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细胞活性检测分辨率0.1%,微生物增殖速率测量误差≤5%。
设备安装精度检测:检测实验载荷在模拟装置内的定位准确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三维坐标测量精度±0.02mm,角度偏差≤0.01°。
电磁兼容特性检测:验证模拟装置内电子设备在微重力下的电磁干扰抑制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电场强度测量范围0~100V/m,磁场强度分辨率0.1nT。
真空度保持能力检测:评估密封舱体的真空维持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真空度≤1×10⁻³Pa,泄漏率≤1×10⁻⁶Pa·m³/s。
振动环境适应性检测:测试模拟装置在启动/停止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载荷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振动加速度幅值≤0.5g(g=9.8m/s²),频率范围5~500Hz。
检测范围
空间站实验载荷:用于微重力下材料凝固、蛋白质结晶等科学实验的设备组件,需适应长期无重力环境。
航天器推进系统部件:包括燃料管理装置、推力器喷注器等在微重力下实现精确推进剂控制的关键部件。
微重力实验生物样本容器:用于微生物培养、植物生长实验的密封容器,需防止样本污染并维持内部微环境稳定。
空间机器人关节组件:执行精细操作的机械臂关节,需验证其在微重力下的运动精度与负载能力。
空间光学仪器支撑结构:望远镜、相机等精密仪器的安装框架,需检测微重力下的形变与振动传递特性。
太空材料凝固实验装置:研究金属、合金在无重力下凝固过程的专用设备,需评估温度梯度与溶质分布均匀性。
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管路:用于氧气循环、水回收的密闭管道,需验证微重力下流体流动阻力与密封可靠性。
航天器热防护系统测试件:返回舱热防护材料的模拟件,需检测微重力下高温烧蚀后的结构完整性。
空间微生物培养装置:用于太空微生物适应性研究的恒温培养箱,需监测微重力对代谢产物的影响。
深空探测载荷敏感部件:星载光谱仪、探测器等对振动与温度敏感的设备,需验证微重力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检测标准
ISO19924:2018《空间系统微重力环境模拟要求》规定了微重力模拟设备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ASTME1224-13《微重力模拟设备性能测试标准指南》提供了加速度场、热环境等关键参数的测试流程。
GB/T31026-2014《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术语》统一了微重力模拟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
GJB150.16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适用于模拟装置启动/停止过程的振动特性检测。
ISO24113:2011《空间系统环境条件微重力分级》明确了不同任务场景下微重力水平的分类要求。
GB/T34012-2017《航天器热控涂层试验方法》规定了热控材料在微重力模拟环境下的热物性测试方法。
ASTMF3277-17《微重力模拟中流体行为测试标准》针对液体表面张力、流动形态等特性制定了测试规范。
ISO16128-3:2016《空间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第3部分:微重力环境适应性》提供了生物材料在模拟微重力下的生物效应评估方法。
GJB360B-2009《电子及电气元件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适用于模拟装置内电子设备的振动耐受性检测。
GB/T39299-2020《空间环境模拟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模拟装置的真空度、温度控制等通用性能指标。
检测仪器
激光干涉式加速度测量系统:通过激光干涉原理高精度测量加速度场分布,具体功能为实时采集不同位置加速度数据,分辨率达0.01μg。
微流星防护效能测试装置:采用高速粒子冲击模拟技术,具体功能为测试防护材料的抗撞击性能,可模拟直径10μm~1cm的微流星体撞击。
微重力流体特性测量仪:集成表面张力仪与粒子图像测速仪,具体功能为同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接触角及流动速度,适用于微重力下流体行为分析。
多轴力学性能测试机:配置六自由度加载平台,具体功能为模拟微重力下材料的三维受力状态,可完成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试验。
高精度真空度维持监测仪:采用电离规与潘宁规组合测量,具体功能为实时监测密封舱体真空度,测量范围覆盖1×10⁵Pa至1×10⁻⁶Pa,精度±0.1%。
生物效应多参数监测系统:集成细胞活性分析仪与代谢传感器,具体功能为监测微重力下微生物、细胞的生长代谢参数,支持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包含电场/磁场探头与频谱分析仪,具体功能为检测模拟装置内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特性,频率范围覆盖10Hz~18GHz。
热防护材料真空烧蚀试验台:配备高温加热炉与真空舱,具体功能为模拟微重力下热防护材料的烧蚀过程,可测量烧蚀速率与质量损失。
精密安装定位校准仪:采用激光跟踪仪与球杆仪,具体功能为校准实验载荷在模拟装置内的安装位置,定位精度达±0.02mm。
辐射剂量分布测量装置:集成电离室与半导体探测器,具体功能为测量模拟装置内的辐射场分布,可检测质子、电子等粒子的通量与能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辐射耐受性试验检测
下一篇:高温蠕变性能测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