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液FTIR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2  

研磨液FTIR检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化学成分,涵盖研磨液成分定性定量鉴定、污染物识别和分子结构表征。检测要点包括特征峰位分析、吸收强度测量和光谱比对,确保研磨液性能和安全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羟基指数测量: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羟基基团含量,检测参数为吸收峰位置3400-3600 cm⁻¹,强度精度±0.5%。

硅含量分析:测定硅氧烷类化合物的浓度,检测参数为Si-O-Si伸缩振动峰位1000-1100 cm⁻¹,定量范围0.1-100 ppm。

碳氢键鉴定:识别烷烃和烯烃结构,检测参数为C-H伸缩振动频率2800-3000 cm⁻¹,分辨率4 cm⁻¹。

酯类化合物检测:分析酯基官能团,检测参数为C=O伸缩峰1730-1750 cm⁻¹,吸收强度线性度±2%。

水分含量测定:量化游离水分子,检测参数为O-H弯曲振动峰1640 cm⁻¹,检出限0.01%。

添加剂定性:识别润滑剂和抗磨剂,检测参数为特征指纹区600-1500 cm⁻¹,谱图匹配度误差<5%。

污染物筛查:检测金属离子杂质,检测参数为无机物振动波段400-700 cm⁻¹,灵敏度0.5 µg/g。

pH稳定性评估:通过酸碱性基团变化,检测参数为羧酸峰1700-1720 cm⁻¹,动态范围pH 3-11。

氧化降解分析:监测研磨液老化程度,检测参数为过氧化物峰880 cm⁻¹,老化指数计算误差±3%。

粘度相关性研究:基于分子间作用力光谱,检测参数为氢键强度变化3200-3400 cm⁻¹,相关系数R²>0.95。

颗粒分散性评价:分析悬浮颗粒表面化学,检测参数为散射修正因子,粒径关联精度±1 µm。

热稳定性测试:观察高温下结构变化,检测参数为变温光谱偏移,温度范围25-200°C。

检测范围

金属加工研磨液:用于车削和铣削工艺的冷却润滑液。

陶瓷研磨浆料:应用于精密陶瓷器件抛光的高固含量悬浮液。

半导体CMP浆料: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二氧化硅或氧化铝基研磨液。

光学玻璃抛光液:用于透镜和镜面制造的硅酸盐类研磨介质。

石材切割液:花岗岩和大理石切割中的水性或油性研磨剂。

电子工业清洗液:去除电路板残留物的化学研磨混合液。

医疗器械抛光剂:人工关节和植入物表面处理的生物相容性研磨液。

汽车零部件研磨膏:发动机部件精磨的复合润滑研磨材料。

航空航天涂层去除液:飞机表面涂层剥离的化学研磨溶液。

3D打印后处理液:增材制造件的支撑结构去除研磨介质。

珠宝加工抛光液:贵金属和宝石抛光的微细研磨乳液。

复合材料成型液: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的表面处理研磨剂。

检测标准

依据ASTM E1421标准进行红外光谱法检验。

ISO 15711规范用于涂层材料化学分析。

GB/T 6040标准规定红外光谱通用测试方法。

ASTM D5477规范涵盖工业流体光谱鉴定。

GB/T 16582标准针对聚合物材料红外表征。

ISO 1833标准适用于纺织品化学组分分析。

GB/T 3185标准规定研磨剂化学检测要求。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干涉仪和检测器采集光谱,在检测中执行全波段扫描和背景扣除,波长范围4000-400 cm⁻¹。

衰减全反射附件:通过内反射原理测量样品表面,在检测中实现无损分析液体薄膜,入射角45-60度。

漫反射积分球:收集散射光信号,在检测中适用于粉末状研磨液样品,信噪比优于500:1。

显微红外系统:结合显微镜和光谱仪,在检测中进行微区成分映射,空间分辨率10 µm。

变温控制单元:调控样品温度环境,在检测中监测热诱导光谱变化,温控精度±0.5°C。

流动池装置:实现连续液体进样,在检测中支持在线过程监控,流速范围0.1-10 mL/min。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