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纤维束走向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7  

视神经纤维束走向分析检测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视神经纤维束的空间分布、结构连续性及生理特性,涵盖追踪精度、各向异性参数、走向夹角等核心指标,为青光眼、视神经炎等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断提供量化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纤维束追踪精度: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纤维束走行轨迹重建能力,反映检测系统对微细纤维束的空间定位准确性,测量误差≤0.5mm。

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量化神经纤维束髓鞘化程度及结构完整性的关键参数,检测范围0.2-0.8,精度±0.01。

走向夹角测量:计算相邻纤维束空间走向的夹角差异,用于评估纤维束排列规则性,测量范围0°-90°,分辨率0.1°。

密度分布分析:统计单位体积内神经纤维束的数量及分布均匀性,单位为根/mm³,检测精度±2%。

交叉角度偏差:分析纤维束交叉区域的走向偏离理论值的程度,反映复杂区域的追踪可靠性,最大偏差≤3°。

长度一致性评估:测量目标纤维束的实际长度与理论预期长度的匹配度,用于验证追踪算法的连贯性,误差范围±1mm。

分支节点识别率:识别纤维束分支点的数量与实际解剖学标记的符合比例,评估系统的细节分辨能力,识别率≥90%。

信号噪声比(SNR):检测过程中有效信号与背景噪声的比值,影响微弱纤维束的检出能力,要求SNR≥30dB。

轴向分辨率:沿纤维束走行方向的最小可分辨距离,决定纵向结构的细节显示能力,分辨率≤0.3mm。

横向分辨率:垂直于纤维束走行方向的最小可分辨距离,影响横向交叉纤维的区分能力,分辨率≤0.5mm。

检测范围

青光眼患者视神经: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纤维束走行异常,辅助疾病分期与进展监测。

视神经炎病变区域:检测炎症导致的纤维束水肿、脱髓鞘改变,分析病变范围与程度。

脑外伤后视神经损伤:识别外伤引起的纤维束断裂、扭曲或移位,指导治疗时机选择。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观察遗传因素导致的纤维束结构发育异常或进行性退变特征。

白内障术后视神经状态:评估手术操作对视神经纤维束的短期影响及长期恢复情况。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退行性变:分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纤维束的萎缩速率与空间分布模式。

视交叉压迫综合征:检测肿瘤或血管压迫导致的视交叉处纤维束受压变形及信号改变。

视束发育异常:筛查先天性视束走行异常(如分叉过早、走向偏移)等解剖变异。

视神经肿瘤浸润区域:识别肿瘤组织对视神经纤维束的浸润范围及破坏程度,辅助手术规划。

正常人群视神经基线数据:建立不同年龄、性别群体的纤维束参数参考值,用于临床对比分析。

检测标准

ISO10993-17:2002生物医学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系统性毒理学研究。

GB/T19147-2016医用X射线设备影像质量评价总则。

ASTME3296-19标准指南多模态医学成像中神经纤维束追踪的方法学要求。

DICOM3.0Part16:2021医学影像归档与通信标准神经影像数据存储规范。

IEC60601-2-33:2019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第2-33部分:眼科超声诊断设备。

GB/T26341-20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ISO20795-1:2018神经组织工程医用植入物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细胞相容性试验。

ANSI/ASAS3.46-2018美国声学协会标准听觉神经纤维电生理检测方法。

GBJianCe17.1-2012眼科光学接触镜第1部分:词汇、分类和推荐的术语。

ISO15614-1:2017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程的制定。

检测仪器

高分辨率弥散张量成像仪(DTI):采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结合各向同性扩散加权序列,实现神经纤维束水分子扩散特性的三维成像,支持纤维束追踪算法的基础数据采集。

光声显微镜(PAM):利用短脉冲激光照射生物组织产生光声信号,通过超声换能器接收并重建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图像,辅助视神经纤维束的血供分布与结构损伤评估。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通过激光逐点扫描样本并采集荧光信号,实现光学切片与三维重建,可用于离体视神经组织切片中神经纤维束的超微结构观察与定量分析。

多模态神经纤维追踪系统(MNFTS):集成DTI、磁化传递成像(MTI)及扩散谱成像(DSI)等多模态数据,通过先进的算法模型(如概率追踪、约束球形去卷积)实现复杂纤维束(如交叉纤维)的高精度追踪与可视化。

定量磁共振波谱仪(qMRS):采用多体素或单体素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视神经及周围组织的代谢物(如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浓度,辅助评估纤维束的生理代谢状态与功能完整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