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电致折射率调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电致调制深度:指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折射率变化的最大值与未加电场时的比值,反映调制效率。具体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001~0.5,精度±0.0005。
响应时间:材料从施加电场到折射率达到稳定变化值的90%所需时间,表征动态调制能力。具体检测参数:上升时间测量分辨率1ns,下降时间测量范围1ns~1s。
波长依赖性:不同入射波长下调制深度的变化特性,影响器件光谱响应范围。具体检测参数:覆盖400nm~1600nm波长范围,波长间隔1nm,测量误差±2%。
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时折射率调制量的相对变化率,决定环境适应性。具体检测参数:测量温度范围-40℃~150℃,控温精度±0.1℃,系数测量精度±5%。
损伤阈值:材料在持续电场作用下折射率特性失效的临界电场强度,关乎可靠性。具体检测参数:测试电场范围0~100MV/m,步长1MV/m,判定依据折射率变化超过初始值10%。
偏振敏感性:不同入射偏振态下折射率调制的差异程度,影响偏振相关器件设计。具体检测参数:支持线偏振、圆偏振入射,偏振态控制精度±0.5°,测量分辨率0.01。
均匀性:器件有效区域内折射率调制量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影响集成器件性能。具体检测参数:面扫描分辨率5μm×5μm,均匀性评价标准差≤0.0003。
长期稳定性:在恒定电场和环境条件下,调制特性随时间的漂移程度,反映耐久性。具体检测参数:测试周期1000小时,采样间隔1小时,稳定性评价Δn/Δt≤0.0001/小时。
驱动电压:实现有效调制所需的最小外加电压,关联器件功耗与集成难度。具体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1V~50V,精度±0.01V,分辨率0.001V。
光谱带宽:调制深度保持在初始值80%以上的波长范围,决定器件适用的频谱宽度。具体检测参数:连续扫描范围400nm~1600nm,带宽计算误差±5nm。
检测范围
电光晶体材料:如铌酸锂(LiNbO₃)、钽酸锂(LiTaO₃)等,通过电场诱导折射率变化的晶体材料,用于制作电光调制器、Q开关等。
半导体光子晶体:具有周期性纳米结构的光子晶体材料,外加电场可调控其光子带隙位置,应用于光子集成回路、可调滤波器。
有机电致变色聚合物:含共轭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材料,电场作用下分子排列改变导致折射率变化,用于柔性显示、智能窗。
液晶调制器件:向列型或盘状液晶层与透明电极组成的器件,电场控制液晶分子取向从而调制折射率,常见于液晶显示器、空间光调制器。
光纤波导器件:掺杂稀土元素或有源掺杂的光纤波导结构,电场诱导折射率变化实现光信号调制,用于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器。
微纳光子集成结构:尺寸在微米至纳米级的光子集成元件,如硅基波导、光子晶体纳米梁,电场调控用于片上光互连、光开关。
光电探测器阵列:集成多个光电探测单元的阵列器件,电场调制可优化光吸收效率或响应特性,应用于成像系统、光通信接收端。
空间光调制器:通过二维像素单元独立调制入射光场的器件,电致折射率变化实现相位、振幅调制,用于全息成像、光束整形。
量子点调制介质:由半导体量子点组成的纳米材料,电场调控量子点能级结构进而改变折射率,适用于量子光学器件、单光子源调制。
超表面光学元件:亚波长尺度的人工结构阵列,电场诱导结构极化状态变化实现折射率动态调控,用于超分辨成像、超表面透镜。
检测标准
依据IEC 60869-1:2014《光纤放大器和激光器-光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总则》进行光功率-折射率关联特性测试。
ASTM F3127-16《JianCe Test Method for Electro-Optic Modulat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规定了电光调制器调制深度、响应时间等参数的测试方法。
GB/T 34997-2017《光学晶体 折射率的测量方法》适用于电光晶体材料折射率及其电致变化的测量。
ISO 1JianCe5:2018《Lasers and laser-related equipment - Vocabulary and symbols》定义了激光系统中与调制相关的基础术语及参数测量要求。
GB/T 15046-2016《半导体器件 分立器件 第8部分:场效应晶体管》包含场效应器件电致折射率变化的测试要求。
JEDEC JESD22-A117F《High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规定了光电调制器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测试方法。
MIL-PRF-49142G《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Optical Waveguide Modulators》是军用电光调制器的性能规范,涵盖调制深度、损伤阈值等关键参数。
ASTM D4281-19《JianCe Test Methods for Liquid Crystal Materials》提供了液晶材料电致折射率变化的测试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ISO 24790:2018《Optical thin films -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roperties》规定了光学薄膜(含电致调制薄膜)折射率及厚度测量的标准方法。
GB/T 26599-2011《光学元件 表面疵病 大气尘粒计数法》用于评估电致调制器件表面缺陷对折射率调制均匀性的影响。
检测仪器
电光调制特性综合测试系统:集成锁相放大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光电探测器,用于测量调制深度、响应时间等动态参数,支持电场与光信号的同步采集。
高分辨率光谱分析仪:波长范围覆盖200nm~2500nm,分辨率0.1pm,用于获取电致调制后的光谱变化数据,计算波长依赖性及光谱带宽。
温湿度循环试验箱:温度范围-70℃~200℃,湿度范围10%RH~98%RH,控温精度±0.1℃,用于测试材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折射率调制稳定性。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辨率横向0.1nm,纵向0.01nm,用于观测电致调制过程中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分析调制机制与结构关联。
偏振敏感迈克尔逊干涉仪:可精确控制入射光偏振态,测量干涉条纹变化以确定折射率调制的偏振依赖性,偏振态控制精度±0.2°。
飞秒激光脉冲测量系统:脉冲宽度≤100fs,重复频率80MHz,用于测量超短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折射率瞬态变化,解析超快响应时间。
椭偏仪:波长范围190nm~2500nm,角度分辨率0.01°,通过分析反射光偏振态变化精确测量折射率及其电致变化量,精度±0.0001。
光电探测器阵列:包含1024个像素单元,响应时间≤1ns,用于同步采集二维空间分布的调制光强信号,评估器件均匀性。
应力应变测试系统:力值范围0~50kN,应变测量精度±1με,用于分析机械应力对材料折射率调制特性的影响,支持动态应力加载。
杂散光分析仪:波长范围200nm~2500nm,杂散光抑制比≥10⁻⁶,用于检测测试系统背景噪声,确保折射率调制测量的信噪比。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瞬态电流冲击耐受测试检测
下一篇:颗粒形貌影响流变学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