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透光率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8  

基底透光率分析检测是评估材料光学性能的核心技术手段,重点关注总透射比、雾度、波长相关性等关键参数。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系统测定基底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光透过特性,为光学器件设计、显示屏幕制造及光伏材料研发等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透射比(透光率):测量材料透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比值,反映材料对光的透射能力。检测参数:波长范围380-2500nm,测量精度±0.1%,积分球尺寸Φ150mm。

雾度:表征材料因散射导致的光泽损失程度,计算公式为散射透射比与总透射比的百分比差值。检测参数:波长546nm(汞灯绿光),雾度测量范围0-30%,精度±0.05%。

散射透射比:材料因内部散射损失的光通量占入射光通量的比例,用于区分材料均匀性与缺陷。检测参数:波长范围400-700nm,分辨率0.01%。

平行透射比:材料沿入射光方向直接透射的光通量比例,反映材料的规则透射特性。检测参数:入射角0°,波长范围300-2000nm,精度±0.08%。

波长相关透光率:不同波长下材料的透光率变化特性,用于光学滤波、光谱响应分析等场景。检测参数:扫描步长1nm,覆盖紫外(200-400nm)、可见(400-760nm)、近红外(760-2500nm)波段。

温度影响下的透光率:在设定温度范围内(-40℃至120℃),材料透光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检测参数:温度控制精度±0.5℃,升温速率2℃/min,测量间隔5℃。

厚度相关透光率:不同厚度材料的透光率差异,用于评估材料均匀性及厚度对光学性能的影响。检测参数:厚度范围0.1mm-50mm,厚度测量精度±0.01mm。

表面粗糙度对透光率的影响:定量分析表面微观不平度(Ra 0.02-5μm)对透射光散射的贡献度。检测参数:粗糙度轮廓仪采样长度0.8mm,透光率变化率计算精度±1%。

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光率:入射角范围0°-89°时,材料透光率随角度的变化特性,用于光学系统角度响应设计。检测参数:角度调节精度±0.1°,偏振光入射角0°/45°/90°可选。

基底的吸光度:材料对入射光的吸收能力,通过透光率计算得出(A=-log(T))。检测参数:波长范围200-1100nm,吸光度测量范围0-3Abs,精度±0.001Abs。

检测范围

光学玻璃:用于透镜、棱镜等光学元件的基础材料,需高透光率和低散射特性。

显示屏幕基底:LCD/OLED面板的玻璃或塑料基板,要求高均匀性和特定波长透光率。

光伏电池封装玻璃:太阳能电池表面保护玻璃,需高透光率以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光学薄膜:包括增透膜、偏振膜、滤光膜等,需精确控制透射/反射光谱特性。

生物医学透明材料:如医用导管窗口、光学内窥镜镜头,需生物相容性与高透光性结合。

精密光学元件:分光镜、滤光片、波片等,要求纳米级表面平整度带来的高透光率。

建筑节能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需平衡透光率与红外反射性能。

电子纸显示基底:电泳显示技术的核心基底材料,需稳定的透光率以呈现清晰图像。

汽车车灯透镜:前照灯、尾灯用聚碳酸酯或玻璃透镜,需耐温变且高透光率。

光纤通信涂覆材料:光纤外层保护涂层,需低透光率以减少光信号损耗。

检测标准

ISO 13468-1:1996《塑料 光学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透射比和雾度的测定》:规定塑料材料总透射比和雾度的测试方法,适用于透明及半透明塑料。

ASTM D1003-2013《透明塑料 总透射比和雾度的标准试验方法》:采用积分球法测量透明塑料的总透射比和雾度,适用于厚度不超过3mm的样品。

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等同采用ISO 13468-1:1996,规定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试条件与计算方法。

JIS K7105-2008《塑料 透明材料的总透射比和雾度的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采用积分球法测量透明塑料的总透射比和雾度,适用于厚度0.1-3mm的样品。

ISO 14782:1999《塑料 光学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折射率和比折射率的测定》:通过偏振光干涉法测量透明塑料的折射率,用于计算光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

GB/T 3978-200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规定标准照明体(如D65、A光源)和几何条件(如0°/45°、45°/0°),用于统一光学测量的照明与观测条件。

IEC 61747-3-2:2014《液晶显示器件 第3-2部分:液晶显示器用光学性能测试方法》:针对液晶显示器件,规定透光率、对比度等光学参数的测试方法,适用于显示屏幕基底材料。

GB/T 15430-2008《纸和纸板 光泽度的测定(45°角和75°角)》:虽然主要针对纸和纸板,但其中45°角光泽度测量方法可用于评估透明材料表面的散射特性,间接关联雾度参数。

ASTM D2457-2013《用积分球法测定不透明材料的光泽度的标准试验方法》:通过积分球测量不透明材料的光泽度,可辅助分析材料表面粗糙度对透光率散射的影响。

ISO 10993-1:201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虽为生物安全性标准,但其中对透明生物材料的透光率要求(如医用窗口材料)可作为生物医学透明材料检测的参考依据。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材料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计算透光率。在本检测中用于测定波长相关透光率、吸光度及可见光范围内的总透射比,波长范围覆盖190-2500nm,分辨率可达0.1nm。

积分球式雾度计:利用积分球收集透射光,分离直射光与散射光,计算雾度和散射透射比。在本检测中用于测量材料的雾度值(546nm波长)、散射透射比及总透射比,积分球尺寸Φ150mm,适用于厚度≤50mm的透明材料。

可变角度透射率测试系统:通过旋转样品台和探测器,实现0°-89°入射角的透光率测量。在本检测中用于测定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光率变化,角度调节精度±0.1°,配备偏振光附件可分析偏振态对透射率的影响。

恒温恒湿透光率测试箱:集成温度(-40℃至120℃)和湿度(10%-90%RH)控制功能,用于测试环境条件对透光率的影响。在本检测中用于测量温度梯度变化下材料的透光率变化,温度控制精度±0.5℃,湿度波动≤±2%RH。

椭偏仪:通过分析反射光偏振状态的变化,测量薄膜厚度及光学常数(折射率n、消光系数k)。在本检测中用于分析光学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及其对透光率的影响,厚度测量范围1nm-10μm,波长范围190-1100nm。

表面粗糙度轮廓仪:通过触针扫描材料表面,获取表面微观轮廓数据(Ra、Rz等)。在本检测中用于分析表面粗糙度与透光率散射的关系,采样长度0.25-8mm,垂直分辨率0.01n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