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基底导热性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导率(常温):测量基底材料在25℃下的导热能力,参数包括测试精度±0.5 W/(m·K),适用厚度0.1-50mm。
热扩散率:评估材料传递热量速率的能力,参数包括测试温度范围-50~300℃,误差≤2%。
比热容:测定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1℃所需热量,参数包括测试精度±1%,覆盖相变材料。
界面热阻:测量两种材料接触界面的热传导阻碍,参数包括接触压力0.1-10MPa,分辨率0.1 m²·K/W。
温度梯度下的导热稳定性:考察材料在0-200℃梯度下的热导率变化率,参数包括梯度间隔5℃,测试时长≥2h。
高频热导率:针对高频应用场景的介电热导率测量,参数包括频率范围1GHz-100GHz,误差≤5%。
各向异性导热系数:测定材料不同方向的热导率差异,参数包括方向精度±2°,适用层状复合材料。
老化后导热性能衰减:评估长期使用后的热导率变化,参数包括老化周期1000h,温度85℃/85%RH。
导热均匀性:测量材料表面或截面的热导率分布均匀度,参数包括采样点间距≤1mm,均匀度偏差≤3%。
瞬态热冲击响应:测试材料在快速温度变化下的热导保持能力,参数包括温变速率10℃/s,恢复时间≤30min。
检测范围
半导体封装基底: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陶瓷或有机基板,需具备高导热与低膨胀系数匹配特性。
电子电路基板:PCB板用FR-4、高频高速材料等,要求稳定导热以保障器件散热。
散热模块用金属基底:铜/铝制散热片、热管基底,需高导热系数以提升散热效率。
光伏电池载体材料:太阳能电池背板或封装基底,需兼顾导热与耐候性。
复合材料基底:纤维增强聚合物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轻量化高导热场景。
陶瓷基片:氮化铝、氧化铍等陶瓷基板,适用于高功率电子器件散热。
高分子导热基底:导热胶黏剂、散热塑料等,通过填料改性实现可控导热。
生物医学植入基底:钛合金或聚醚醚酮(PEEK)植入体基底,需匹配人体组织热特性。
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基底:镍基合金或陶瓷基底,需承受高温并稳定传导热量。
精密仪器散热结构基底:光学设备、传感器散热支架,要求微小区域导热均匀性。
检测标准
ASTM E1461-2019:使用闪光法(激光闪射法)测定材料的热扩散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ISO 22007-2:2015:塑料. 导热率和热扩散率的测定. 第2部分:瞬态平面热源(热线)法。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T 3651-2008:金属高温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JIS R1611-2010:陶瓷的热传导率试验方法(激光闪射法)。
ASTM D5930-2017:用护热板法测定塑料导热系数的标准测试方法。
ISO 8894-2:2007:致密定形耐火制品. 导热系数的测定. 第2部分:十字热线法。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的试验方法。
DIN EN 12667:2001: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 热物理性能的测定. 导热系数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ASTM E1225-2013:用护热板法测定稳态热阻和计算导热系数的标准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激光闪射热导率测试仪:采用激光闪射法,通过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响应时间,计算热扩散率和热导率,适用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高导热或宽温域材料测试,温度范围-196℃~1000℃。
稳态平面热源导热仪:基于平面热源法原理,通过恒定加热功率的圆盘探头,测量样品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热导率和热扩散率,适用于低导热系数的基底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保温材料等,测试精度±1.5%。
红外热像仪:利用红外辐射探测样品表面温度分布,结合热激励源(如脉冲加热或周期性加热),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可直观显示界面热阻或导热不均匀区域,空间分辨率≤0.1mm。
热阻测试系统:通过四探针法或微加热片技术,在样品表面施加恒定热流,测量两侧温度差,计算界面热阻或整体热阻,适用于评估多层结构基底的热界面性能,温度测量精度±0.1℃。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配合温敏涂料或嵌入式热电偶,监测材料内部或表面的温度梯度变化率,辅助分析瞬态热冲击过程中导热系数的动态响应,速度测量精度±0.01m/s。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微气泡缺陷统计检测
下一篇:X射线荧光激发实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