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温度分布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短路温度分布检测是评估电气设备在短路故障下热行为的关键技术,通过多参数同步测量与分析,获取最高温度、温度梯度、热点位置等核心参数,为设备热设计优化、绝缘材料选型及故障预防提供数据支撑,涉及热电偶布置、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等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最高温度:测量短路故障期间被测对象达到的峰值温度,反映热应力集中程度,测量精度±0.5℃,量程覆盖室温至1500℃。

温度梯度:计算相邻测点间温度变化率,评估局部过热风险,空间分辨率≤1mm,沿关键路径连续采样。

热点位置:定位温度异常升高区域,确定设计薄弱环节,定位精度±2mm,采用三维坐标映射技术。

温升速率: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的上升速率,分析热积累速度,采样间隔≤10ms,覆盖0-1000℃/s范围。

各部件温度差异:对比不同材料或结构件间温度偏差,验证热匹配性,多通道同步测量,误差≤1.5℃。

温度持续时间:统计超过临界温度的时长,评估材料耐受能力,时间分辨率≤1ms,记录0-300s持续数据。

材料相变温度:识别短路过程中材料因高温发生的物态变化,确定相变临界点,测量精度±1℃,覆盖固-液相变区间。

热应力分布:结合温度数据与材料热膨胀系数计算应力分布,预测机械损伤风险,空间分辨率≤2mm,误差≤5%。

热扩散率:通过非稳态温度传播计算材料导热与蓄热特性,评估散热效率,测量精度±3%,适用于固体材料。

绝热指数:基于温度与压力变化关系计算气体绝热压缩特性,分析电弧熄灭过程,适用范围0.1-10MPa,精度±2%。

表面辐射率:测量被测对象表面发射率,修正红外热成像测量偏差,光谱范围0.9-1.1μm,精度±0.02。

检测范围

电力变压器绕组:油浸式或干式变压器的铜/铝绕组,用于评估短路电流引发的局部过热风险。

高压断路器触头:真空或SF6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分析分合闸短路时的电弧热效应。

电缆接头: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压接或冷缩接头,检测接触电阻引起的温升异常。

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相异步或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线圈,评估堵转或过流短路的热损伤。

逆变器功率模块:IGBT或SiC模块的散热基板与芯片,分析高频开关短路时的结温分布。

电容器组:薄膜或电解电容器的极板与外壳,检测短路放电时的局部高温风险。

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IGBT变流柜的主电路母线,评估列车启动/制动短路的热管理能力。

光伏逆变器直流母线:铜排与熔断器的连接部位,检测直流侧短路时的温度扩散特性。

航空电气系统汇流条:铝合金或铜合金的配电汇流条,验证高空环境短路的热耐受性。

电动汽车电池包内部连接排:镍片或铜铝复合排的电池模组间连接,分析碰撞短路热失控风险。

工业变频器功率单元:整流桥与逆变桥的散热片,评估多模块并联短路时的均流温度差异。

检测标准

IEC 61439-1:20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第1部分:总则,规定了开关设备短路耐受测试的温度监测要求。

GB/T 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明确短路试验中的温度测量方法。

ASTM D3801-14固体电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及射频下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涉及短路热效应的辅助测试。

ISO 6474-1:2019精细陶瓷(高性能陶瓷、高技术陶瓷) 第1部分:词汇,规范陶瓷材料短路温度检测的术语。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虽非直接温度标准,但涉及腐蚀环境下的短路温度修正。

IEEE 1547-2018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互联的标准,规定分布式电源短路时的温度保护要求。

IEC 60079-11:2019爆炸性环境 第11部分:由隔爆外壳保护的设备,要求防爆设备短路时的温度监测。

GB/T 13540-200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共用技术要求,明确开关设备短路试验的温度测量点布置。

ASTM E1225-2013用护热板法测定稳态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标准试验方法,辅助分析材料热扩散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ISO 18113-1:2015电动车辆 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车载充电机短路时的温度安全限值。

GB/T 311.1-2012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涉及短路电流下的设备温度耐受限值。

检测仪器

红外热像仪:采用非制冷焦平面阵列传感器,分辨率≥640×512像素,热灵敏度≤0.03℃,用于非接触式快速捕捉被测对象表面温度分布图像。

热电偶阵列:由K型或S型热电偶组成,直径≤0.5mm,数量≥32个,支持同步采集,通过补偿导线连接至数据采集仪,实现多点温度同步测量。

数据采集系统:配备24位高精度AD转换器,采样频率≥100kHz,支持1000通道以上扩展,内置温度补偿算法,用于实时记录各测点温度及时间序列数据。

热机械分析仪:采用石英拉伸杆与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温度范围-196℃至1500℃,应变测量精度±1μm,用于测量材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膨胀或收缩行为。

差示扫描量热仪:配置陶瓷坩埚与氦气保护系统,温度范围-150℃至1600℃,热流型检测模式,灵敏度≥0.1mW,用于分析材料在短路加热过程中的相变吸放热特性。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采用650nm半导体激光器,探测距离≥1m,速度测量范围0.1-100m/s,精度±0.01m/s,用于监测短路电弧周围气流速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微结构扫描电镜:配备能谱仪(EDS)与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统,加速电压5-30kV,分辨率≤1nm,用于观察短路后材料表面的微观损伤形貌及元素成分变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过放深度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